淡定,冷靜。
大喬更有錢,都不炒股。
除了一些傳奇大佬,沒聽說普通小老百姓靠炒股賺錢發家的。
能低調搞點零花錢,薅點統子的羊毛就不錯了。
馮浩看楊處睡覺,大喬看小說,他也打開書包,翻出一本書,趴在床上,準備看書。
順便給自己設個看書的時間條刷日常任務。
拿的書是之前圖書館借的,也是隨手拿的,看著插畫多,似乎挺有趣的,路上打發時間不錯。
紅色的書封。
《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
開篇是一個序,馮浩一般不喜歡看序,序是別人寫的,這篇是柴靜寫的序,他直接略過了,除非后面很好看,他可能會翻回來重新看序,看看別人的觀點和自己會不會一樣。
正文內容,最開始是男主八歲開始發蒙,這是回憶體,第一人稱敘述,發蒙的先生是他嫂子的爸爸,當時湖南最高法院院長。
凌晨三點,傭人喊他起床……
從開篇寥寥數句,看人物關系就知道,這是個二代,或者三代。
果然往后看,祖父光緒進士,翰林編修,清朝三品官,這比楊處家背景牛逼多了。
文章內容簡單,語句看似平鋪直敘,配著圖,卻別有一番雅趣。
馮浩先是趴著看的,看累了就坐起來,枕頭墊著后背的火車璧,繼續看。
火車哐當哐當聲作為耳邊的bgm,沉浸到書中。
時間就過的很快。
老肖在一邊拍攝的火車外的景色,拍的枯燥了,就又拍攝浩子。
舍友的日常,拍攝他趴著看書,這個鏡頭挺好看,因為窗外景色變換,這個背景很有意思,然后拍他坐起來看書,身體隨著或者會搖擺,同樣看書,在圖書館看書,在火車硬臥里看書,畫面又不一樣。
火車上有一種反差感。
拍夠了浩子,老肖又拿著手機去旁邊硬座車廂取點景。
馮浩繼續看書,這本書的時間線挺長的。
從主角是1922年生,從他8歲開始回憶,一直到他長大,娶妻,到妻子2008年去世,主角活到了99歲,2020年過世。
一個人的歷史,也是一個時代的歷史。
他的生活跟著時代變遷沉浮。
其間有苦有樂,但是他文字和圖畫表達出來的都是樂的點,有趣的回憶。
在國家動蕩前途未卜的時候,坐火車坐一半被丟在某個小城中,記下的卻是那個小鎮的粽子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