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分量大,烤制的時間久,趁著這個時間,張曉燕去查看夜晚住宿的地方。
住宿之處在一個亂石崗腳下,依著石頭,搭著大大小小不規則低矮的草棚,草棚下,鋪著厚厚的草甸。遠看草棚似乎能抵御寒冬,近看就看出了明顯的問題。首先,沒有修建排水溝,地氣以及雨水早將草甸打濕了。第二,草棚的傾斜度不夠,疏導雨水的能力不夠。再有,草棚編織的手法幼稚,一看就是胡亂堆成,根本就不能抵御雨雪,稍微一場大雨大雪,草棚就塌了。摸摸草甸和草棚,全都是濕漉漉的,這樣的居住環境,難怪族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
幸好,糧食的儲存沒有什么大問題。亂石崗上方的中心地帶,匯集了麥族人數輩心血,建造了一個半天然倉庫。石頭縫與縫之間貼得只有頭發絲那么小,頂上一半是自然巨石,一半是奇厚無比的草棚,下方有長年累月據守的族人,從倉庫建造好之后,里面的糧食從來沒有出過事。
闔族人同倉庫毗鄰而居,像守財奴一般守著糧食的舉動在現代人看來是多么地可笑,可在叢林時代,這無疑是最佳選擇。
按著去年的時間,再過不久就要下雪了。今年入冬時間比去年提前了約十日,冬季只會更嚴寒冷酷,死的人也會更多。難怪那么族人要把老弱病殘清理出去,反正都是死,還不如早死,不用浪費族中糧食。
得在下雪之前盡快安排好食物和住所!
平常舍不得點燃的木頭化作了熊熊大火,火光掩映之前,麥族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族長!感謝你!讓我們填飽了肚子!”
“族長,我們明天網更多的魚吧!”
“族長,這是我烤的魚,你吃吧!”
肥厚焦香的魚肉讓族人忘卻了早上,他們還異口同聲地要攆張曉燕出族。除了實際好處,否則絕不能得到族人的崇敬和敬仰。但也就僅限于此,若張曉燕失去能力,成了平常的弱者,族人同樣會毫不留情地丟棄他,渾然忘記之前。
殘酷的叢林法則讓張曉燕不寒而栗。要想麥族持續生存發展,必須得建立一套尊老愛幼的社會法則。當然,得在麥族真正強大之后,比如建立國家。
張曉燕淡淡地拒絕了族人的示好。等吃了晚飯,張曉燕開始對明天的工作進行分工。
“春負責帶兩千人去河邊網魚,任務是每人打這個陶碗的十倍魚。夏負責帶五百人采集野麻編織漁網。秋帶五百人去食人河邊采集野甘蔗,越多越好。粒帶領身體較弱的族人割草。其余人身強體壯的跟著我,去峽谷那邊圍獵!”
麥子蠕動了一下嘴唇,最終沒有說什么。這些年族人數量銳減,和天氣有一定關系,和狩獵有更大的關系,不知多少身強力壯的人,私在了峽谷對面。她怕這又是死傷嚴重無功而返的一次狩獵。
族人們或擔心或雀躍或有話想說,可看見張曉燕的媽麥子都不敢違抗命令,其余自然不敢提出異議。
張曉燕威嚴地看著幾個領頭人,“若出錯,我只找你們幾個,并減少食物分配數量。若完成任務,有獎賞!出發!”
說服理論在野蠻的叢林時代毫無益處,強權政治才利于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