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二件熱點事件嘛,就是某個在技術宅群體當中相當熱門的帖子。
該帖子最初由一位匿名網友發布于4網絡論壇上,帖子內容只有一張黑底白字的圖片,
圖片上面的文字大意為
“我們設計了一個謎題,最初的線索就在這張圖片當中。
解決它,找到我們。
為你自己贏得加入我們的資格。我們會將成為玩家的資格,贈與給最終獲勝者。
祝你好運。
辛迪加。”
這張普普通通的圖片最開始被認為是扯淡的惡作劇,但總有那么幾位閑散網民對此進行深究。
在將圖片用記事本打開之后,里面是一大堆亂碼。
網友們很快發現這堆看似雜亂無章的亂碼,是在愷撒密碼的基礎上擴展的多表密碼“維吉尼亞密碼”,
網民們以“辛迪加”的希臘詞源“syndikos”為密鑰,對亂碼進行解密,獲得一個網址,
進入網址后,顯示出一張圖片,圖片上方是一行通往4論壇某板塊鏈接,圖片下方則是一長串數字。
點進鏈接之后,該改版全是一位匿名用戶發布的一百多個帖子,帖子的名稱與內容都是一堆毫無規律可言的字符串。
用圖片中的數字對字符串進行解碼之后,能得到一堆蘇美爾楔形文字,
再將楔形文字與發帖人的數字ID對照比較,得出一行新的數字線索。
再把該數字線索當做密匙,用RSA非對稱加密算法,對字符串進行解碼,得到一行新的文本。
該文本給出一部《鵝媽媽童謠》的書本編碼,并提示要再次利用數字線索。
神通廣大的網友們找到了那本書,
并將數字線索轉換成英文,把豎向排列之后,按照首字母排列順序,找到了那本書中的某一頁。
這一頁紙上有相當多的英文文字,用最初的那串數字進行對比,篩選出字母,最終得到了一句話“9522,找出原始圖片的兩個素數”
技術宅們很快就猜到,這句話中的兩個素數,就是那張黑底白字的原始圖片的長和寬。
將長乘以寬乘以9522之后,技術宅們得到一個11位數,在這個數字后面加上.c,就形成了一個新的網址。
歷盡千辛萬苦以為終于能找到答案的技術宅們,在點進網址之后,愕然發現該網頁還是一個密碼,
而且該網頁并不是一成不變,每小時都會刷新出全新內容,六小時重復一次,每天更換四組網頁。
這些網頁提供的密碼內容千奇百怪,涉及橢圓曲線加密算法、古希臘預言、星象學、古典音樂、群論、禽類養殖護理等等....
七天后,網頁關閉,一共二十八組密碼,加在一起之后指向一個匿名網站,
通過該網站,即可聯系上那個發帖者所屬的神秘組織。
參與解密游戲的全球技術宅們,只是以為這是某個高端技術宅組成的小范圍組織,充其量是情報部門用來挑選密碼學人才的測試。
但玩家群體們知道,在帖子最開始時所說的“我們會將成為玩家的資格,贈與給最終獲勝者”,真的有可能是指玩家資格。
這種充滿宅味兒(nerd)氣息的解謎游戲,讓李昂很快想到了黑色木馬所屬的鯨歌組織,
然而當他聯系上黑色木馬之后,后者卻表示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