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定會動搖國本,亂了尊卑!”
“兩廣之地的匪患,多有商人支持,足可看出這些商人之奸詐惡毒。”
朱元璋的態度,朱雄英早有預料。
所以他早就在心里,梳理一套自己去說服朱元璋的言論。
朱雄英咬牙道:“爺爺,師尊說過商人未必都是這些德行,只要控制的好,抬高商稅,可增加稅源和庫銀。”
這不火上澆油?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老爹他….以前就很有想法,面對難事,總是能說出旁人眼前一亮的方法,說不定這事也一樣。
朱元璋今天脾氣似乎更加火爆,也不知道誰得罪了老爺子。
朱雄英歷史很好,這是朱元璋強制要求的,每個朱家子孫從小都要學習歷史,以史為鑒,讓老朱家不要犯問題。
傅友文趕緊道:“微臣聆聽圣言。”
他雖然不同意提高商稅,但大孫說的大明寶鈔危害是聽進去了。
朱允炆抿著嘴,看著陳洪道:“皇爺爺還說什么了嗎?”
此刻,朱元璋臉色陰沉的可怕,猛地站起身:“夠了!你放肆!混賬小子!”
黃子澄和齊泰,也為自己“正確決定”,前去對峙朱元璋。
朱元璋最終還是服軟了,前面一系列的鋪墊,都是為了引出這句話。
黃子澄站在坤寧宮,義正言辭,表情慍怒。
“是!爺爺是貧農出生不錯,旁人都說爺爺看不起商人,是因為仇富,可咱都皇帝了,仇個啥富?”
“咱大明剛從蒙古人手里搶來江山,大量土地閑置,如果不定下階級觀,誰會去開荒,誰會去種地?指望那些嘗到甜頭的商賈嗎?”
朱允炆抱拳彎腰,行禮完畢后便道:“昨日我和兩位老師商訂的奏疏,現在已經遞交給皇爺爺,此番不為功勞,只為天下黎民百姓!”
之后爺爺回懟了,但事后爺爺覺得父親說的更對,當即采納父親的決策。
這并不是有意重視商賈,而是皇帝賞賜給他們的恩德,當然,前提是商稅一定是不能抬高太多。
兩人心情,也是格外的好。
皇孫朱允炆能如此為國著想,而作為他的老師,他們有幸也能參與其中,這是無上榮耀。
陳洪急忙道:“兩位夫子,陛下在氣頭上。”
也不知道爺爺心里,難不難受。
朱元璋對外說道:“傳旨,召見戶部侍郎傅友文。”
“老師,我們要不要考慮考慮,皇爺爺這么說,可能有原因我們沒顧及到。”
朱元璋聞言,想了想,當機立斷:“準,就給你去辦!”
他們都為了自己心中的正確決定,硬懟帝王。
朱允炆急忙道。
朱允炆今日早早來到學堂,昨晚回到家中,便連夜開始寫出為國朝聚財奏疏,想來今日皇爺爺已經看到了。
傅友文沉默了。
黃子澄和齊泰二人,帶著朱允炆過來了。
那件事朱雄英記憶深刻,所以他現在,也想用同樣的方式去說服朱元璋。
都不要傅友文提醒什么,朱元璋就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
以前爺爺也和他說過,這是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對外貿易還沒有興起,大明基本自給自足,如果抬高商人地位了,無異于自毀根基。
他有點理解爺爺的苦衷了。
“這個大明,會因為咱的每一個決策,走向一個不一樣的極端,孩子,你還是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