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白著他:“不會就莫學!”
“哈哈哈!”朱元璋又笑了起來,“咱爹厲害!竟然一口氣就對出四個!”
有關于朱長夜的身份,他是一五一十和蔣瓛說了,畢竟他與老爹距離很遠,所以需要一個中間人,中間人懂他和老爹的關系,有些事情就能看更明白點。
之后匯報給他朱元璋,也能更清楚,更直白。
眉宇一簇,朱元璋又冷哼道:“傳令,黃子澄罰俸半年,齊泰罰俸三月,以為懲戒!”
“下去吧。”
….….….….….….
鹿鳴宴結束。
黃子澄和齊泰如喪考妣的回到翰林院。
“齊兄,本官牽連了你。”
兩人都是翰林院修纂,兼國子監學士,是清流,俸祿本來就不高,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為這次罰俸,顯得愈加雪上加霜。
齊泰搖頭:“黃大人毋需自責,你我雖現在官末職低,但總有一日,我等會扶搖直上。”
齊泰說著,雙目瞇著眼,看著前方,隨后恭敬的行禮道:“見過皇孫殿下。”
黃子澄這才發現不遠處的朱允炆,那臉上帶著的事關懷備至的神情。
朱允炆走到兩人面前,急道:“兩位老師毋需行禮,允炆聽兩位老師被皇爺爺所罰,擔憂兩位老師怨恨皇爺爺,怨恨我皇室,特來詢問情況。”
黃子澄和齊泰肅穆:“皇孫有心,臣等不敢,皇孫賢也!”
朱允炆點頭:“無礙就好,無礙就好。”
三人說話間,就聽到翰林院檔案館內,幾個學士在攀談著什么。
“我聽聞,蓉城之困的妙局不是出自陛下之手。”
“啊?這種逆天改命的手法,竟不是陛下做的!那會是誰?誰的手段這么高明?”
“不知道啊,不管是誰,蓉城百姓,乃至大明朝廷,都應當感謝于他!”
“對!此等錦衣夜行之輩,實為我等學習之楷模也!”
“….….”
黃子澄愣住了,蓉城之圍,居然不是出自皇帝之手?
那可是,拯救萬民蒼生之大功啊!
要是此功勞,能被這些文人認為是朱允炆的手筆,那么….黃子澄眼中放著精光,而后目光灼灼的盯著朱允炆。
朱允炆搖頭:“回先生,不是我做的。”
黃子澄捋須笑笑:“殿下汝毋需如此,是不是你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認為是你做的就行。”
朱允炆聞言,瞬間想起母親呂氏的警告,說是萬萬不可節外生枝。
但….
他不甘心!
少年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哪會像老狐貍那般隱忍?
他想要名聲,迫切想要名聲。
特別是周家父子死后,斷了一臂,更加需要!
不過,朱允炆面容上還是急道:“黃師萬萬不可,我怎可如此貪功冒進?若是被皇爺爺知道,我怕吃不了兜著走吶!”
齊泰似乎看出黃子澄的意思來了,他笑著道:“殿下放心便是,我等自然不會蠢到蓉城之危是您解的。”
“他們現在都不知道是何人而解,都是無頭蒼蠅,我等只要給他們提點暗示,余下的,讓他們猜就是。”
“到時候,那真正解困之人出現,我們也無需害怕,因為當初我們也只是猜測,至于那些文人為何會聯想到殿下您身上,那就是….他們的問題了。”
這些翰林院學士,平時也沒什么事,最喜歡聊著一些家常。
反正現在也沒人知道蓉城之危究竟誰解決的,既然對方不貪功,那何不加到朱允炆身上??
他們二人是朱允炆的班子,都很希望朱允炆能更擁有名聲,那他們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而真正,
讓文人大儒們,對朱允炆印象改觀,這比什么都重要。
況且他們自然也不會恬不知恥直截了當的說,給點暗示和方向,讓這些文人自己去猜便是!
朱允炆有些躊躇:“這….不好吧?”
黃子澄喝道:“殿下安心便是,我等去去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