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帶著少量的栗米,可卻無比的粘稠。
最為主要的,則是那大大的黃色一坨.…一團。
這種作物,
兩人發誓,從未吃過!
雖不知道是啥,但果腹感極強!
傅友文趕忙道:“啟奏陛下,果腹至極點。”
朱元璋點頭:“這是新作物。”
唰!
傅友文和詹徽再次定住:“新….新作物?”
古人與后人不同。
后世的人,每日都接受各種新科技和新思想的洗禮,因而早已習慣了生活中隨隨便便出現新鮮的事物。
可古人的生產力,其實自秦漢開始,就大抵都在原地踏步,雖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工具,可這些工具已經他們認知的常識,大抵都不會脫離你超出認知水平的事。
正因為如此,
在后人看來,為啥老祖宗們出現一點新鮮東西,便認為是離經叛道。
而在歐洲,
出現點兒異常,立即便捋起袖子加油燒女巫。
這.…其實都是這時代的人們,不斷在原地踏步了許多年,社會形態和生產力方式停滯,因而無法接受社會的進步。
古人對于新鮮的事物,總抱有警惕感。
而現在,
朱元璋陡然告訴他們,這是一種新作物。
那么….
是不是自己不知不覺間,就做了出頭鳥?
傅友文似乎在回味什么,急忙道:“陛下,此乃新作物?當真?”
這聲音,有些發顫。
新作物意味著什么,他戶部侍郎懂!
這意味著大明的糧食,可以增產!可以多元化!
這對百姓來說,便是天大的恩德!
尤其是對現在以農為本的大明帝國來說,其沖擊,一定是史無前例的!
朱元璋點頭:“嗯。”
傅友文急忙問道:“敢問陛下,如何種植?畝產多少?何等土地能種?額….是臣失態。”
朱元璋沒和他計較這么多,緩緩道:“夏秋兩季種植,土壤要求不高。”
想了想,朱元璋繼續道:“鹽堿地,關中平原,深山老林,皆可種植。”
嘶!
大殿內,突然傳出兩道倒吸涼氣聲。
朱元璋沒理會他們,繼續道:“至于畝產….約莫著有畝產千斤。”
什么?!
畝產千斤!
霎時間,
詹徽和傅友文眼中布滿震驚,呆呆站在原地,久久沉默不語!
沖擊太大,乃至于現在他們有些不敢相信!
可面前坐著的,
可是大明洪武皇帝,他咋可能開玩笑?
那么,這就是真的?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