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破口大罵:“老東西!你若不要臉就直說!這玩意多精貴,你有臉要嗎?”
湯和面皮羞紅,憋著氣道:“咱….咱又沒說要!”
朱雄英心里暗笑,看著兩老頭這樣子,也知曉自家老爺子心里多開心。
因為湯和的到來,老爺子笑容逐漸多了起來,朱雄英心里也很是高興。
這些日子,又是二爺爺死了,又是沐英王爺死樂,朱元璋被一次次悲慟憂傷沖擊,難得如此開懷,朱雄英心里自也欣慰。
長安街上,如往日一樣熱鬧喧囂,走貨僧侶,各色目人,擺攤小販,嘈雜不已。
大明京師的繁華,不僅是人口眾多,更因其包容天下的胸懷,朱元璋并沒有對所有色目人趕盡殺絕。
應天府的街肆上,時不時也能見著一些蒙古商人。
湯和一直在中都鳳陽,鳳陽府自沒有京畿一般繁華,自他致士到現在,已三年有余。
一晃三年,再看應天活生生的民間百態,他忍不住感慨:“三年不見,咱大明,越來越繁繞了!”
“想當年,咱打下應天的時候,這里可是雜草叢生尸橫遍野,現在.…天翻地覆的變化吶!”
朱雄英笑著附和道:“這些,都是您這些前輩留下來的,百姓承平,是無數個如老國公老爺子您們這樣的人爭取來的。”
朱元璋和湯和哈哈大笑:“這話在理!”
隨著年關將至,街肆上人潮洶涌起來,許多手藝人也開始就地表演。
人群圍在一起,看著兩個赤膊的蒙古人在摔跤,時不時發出一聲好的叫聲。
“爺爺,爺爺,這些人好厲害。”
圍觀的人群中,一對爺孫在對話,小孩子眼中露出崇拜,指著蒙古的摔跤手。
“我長大了,也要和他們學摔跤!”
啪!
那老者伸手就是一巴掌,頓時抽到小孫子的屁股上:“放屁!”
小黃口哇的開始揉眼大哭。
朱元璋和湯和都不樂意了,走過去道:“你這老哥兒,一把年紀了,打孫子至于下這么重的手嗎?”
都是有子孫的人。
老爺子和湯和見到如此一幕,忍不住呵斥對方耄耋老頭。
那老頭嘆口氣,揉著哭泣的小孫子的頭顱,對朱元璋和湯和道:“都是自家的親骨肉,誰舍得打?但這事兒,不得不打!不打他不吃記性!”
老人目光深邃:“他們這一代,將來都會在太平天下長大,這些太平局面,都是咱大明皇帝和無數死去的漢家兒郎,給他們爭取來的。”
“你聽聽這小王八羔子說啥話?他要和蒙古人學功夫?這算個啥?咱大明有的是鐵血將士,蒙古人那么牛,為啥被咱漢人給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這風氣,咱就不能給他滋長!好好的自家功夫不學,學這些狗獠的東西算個啥?”
“他們沒經歷過死人,不知道這群胡賊意味著什么,咱不愿他們再見證一次命如草芥的情況,咱只能用這樣的方式讓他長個記性!”
一番話,道盡了漢家兒郎的辛酸。
老爺子和湯和,都忍不住煙款泛酸。
為什么要打天下?
為什么要造反?不就是為了這一幕嗎?
一旁的朱雄英聽了,都是不甚唏噓。
是啊,國家承平太久,沒有經歷過戰爭之痛,沒有經歷過人命如草芥的日子,沒有經歷過欺壓統治,沒有經歷過漢人低等如牲口的蒙元時代,這些后輩們,永遠都不知道先輩經歷的是什么樣子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