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棺槨落下,揚起一陣雪花,一如朱元璋第一次收沐英為義子的那個雪日。
朱元璋有些顫抖,第二次,這是他第二次見到這種場面。
“起來,都起來,你們都是好樣子,好后輩,好孩子,不要哭,你父親堅強了一輩子,打仗殺人,替咱挨刀,他都沒哭過,十三歲的孩子,后背被砍了一刀,都沒哭,你們哭個啥?死了也是英雄!都給咱站起來!”
“臣,遵旨!”
沐春站起身,默默陪在老爺子身旁。
朱元璋走到棺槨旁邊,伸出那枯槁蒼老的手,緩緩觸摸冰涼的棺槨。
“英娃子,咱來看你了,咱來了。”
“你八歲那年大雪天跟了咱,走的時候還是大雪天,咱爺兩有緣吶!”
朱元璋默默看了一眼,倔強的轉身,雖眼眶赤紅,但一滴淚也沒落下。
“來人!”
“宣旨!”
“朕之養子數十人,沐英最長。總角之年隨朕提刀上陣,征戰多年,身受創傷不知凡幾.…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謚昭靖,侑享太廟,陪葬寢陵,下葬鐘山。”
“下葬之時,諸文武百官皆去憑吊。”
朱元璋不斷訴說旨意。
……
天蓋地的雪花越來越大。
入十二月之后,上蒼似乎也有些瘋狂起來。
災年不好過,朱元璋又擔心大雪會讓大明百姓受災,又要料理沐英后世,還要準備年關禮節。
偌大的帝國,所有壓力都壓在暮年老人身上。
朱元璋沒有一絲慌亂,依舊用他執政二十余年的心性和智慧,有條不紊的推動國家機器運轉。
武定門外,朱元璋對養子沐英的情誼,百官皆看在眼中,余下的事,便由太子朱標全權操辦。
喪葬隊伍在朱標的組織下,從皇宮出發,沿著雪地,直朝鐘山皇陵而去。
百官們緊隨其后。
朱元璋則獨自背著手,朝皇宮走去。
.
…….….….….….
與此同時,一騎從云南而來的騎兵,急促朝兵部奔襲。
上一次云南來的斥候抵達應天,這前后才不過三天,云南那邊又一次來了軍報。
兵部衙門高官皆陪同沐英的喪葬隊伍朝應天而去,留在值廬的都是一些小官。
兵部主事接見了云南的騎兵,打開奏疏看后,臉色突然大變,口里驚呼道:“不好,出大事了!”
“來人,快,速速去將趙尚書叫回來,出大事了!”
兵部尚書趙仁跟著喪葬隊伍,正在去鐘山的路上,半道聽到兵部出了大事,心里七上八下的,和同僚告了罪,便急急回到兵部衙門。
一封加急軍報,此時已經立在趙仁的案牘上。
趙仁忙不迭翻開,漸漸地,他的眉頭深深的擰起來了!
只見上面書寫著:“云南副都指揮稟奏:今查,南疆小夷安南正加速對云南布政司邊境推兵,似有攻擊云貴邊境之姿,其兵力多打三萬七千余眾,請圣上決斷….”
等到趙仁詳盡的看完了奏報之后,頓時打了個寒顫。
混賬!
趙仁咬牙切齒!
他們莫不是,真敢撼動我大明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