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感覺,或許那位老人家沒有騙他。
他真的,有機會揚名立萬!
此刻。
馬三寶匆匆收回思緒,趴在地上,給朱雄英叩頭,激動的道:“縱萬死,奴也愿意前往!”
朱雄英點頭:“成,我會想辦法幫你促成此事的,下去吧。”
“哦,對了。”
朱雄英想了想:“你本就是以前的太監,若是還用以前的名諱,再次入宮,恐怕不容易,我得給你換個身份,有必要的時候,讓你重新入宮。”
馬三寶忙不迭點頭:“一切聽殿下吩咐。”
朱雄英問道:“想改什么名字?”
馬三寶搖頭:“全憑太孫殿下做主。”
朱雄英想了想,開口道:“好,那以后叫鄭和好了。”
“鄭和謝爺恩惠!”
朱雄英揮手:“下去吧。”
玻璃的制造不容易,需要不斷實驗,索性老爺子送來的黑錫足夠多,現在距老爺子過壽還要在年后,時間足夠了。
朱雄英起身去書房研究了一番交趾的戰略規劃,臨傍晚時分,解縉和鐵鉉便攜手齊來。
這次鐵鉉見到朱雄英,神色變的肅穆恭敬了許多。
不過朱雄英,也沒發現鐵鉉微小的改變。
“走,去正廳議事。”
朱雄英拂袖,帶頭朝中廳走去。
“大紳,交趾布政司的基本情況你看過了,我就不和你細說了。”
“鼎石,這是交趾布政司的基本狀況,你稍微過一眼。”
鼎石是鐵鉉的字,朱元璋親自給他起的。
“好!”
鐵鉉結果簿子,大致掃了一眼。
朱雄英這才對解縉道:“年后你去交趾,有什么規劃?”
當初師尊教過自己,當你處于一個團隊,一個政權的領導地位的時候,不要急于說自己的想法。
讓下屬先說,你只負責補充完善。
朱雄英深深謹記自家師尊的教誨。
解縉這幾天也想過,聞言,便忙不迭回道:“無規矩不成方圓,想重建交趾布政司,得先給他們劃框架,竊以為第一要做的事便是頒布洪武大誥。”
朱元璋立國之后,不論百姓認識不認識字,基本人手都有一本大誥。
所謂大誥,就是朱元璋對百姓的具體要求,哪些事是犯法的,哪些事做了要被砍頭的云云。
朱雄英點點頭:“嗯,繼續說。”
解縉說的第一條規劃,朱雄英是滿意的,和自己的想法也不謀而合。
解縉繼續道:“第二條便是樹立朝廷一視同仁的威望,而后開始勸課農桑,鼓勵百姓開始開荒耕地。”
朱雄英搖頭:“且不急著勸課農桑,先仔細的丈量好土地,統計好人口。”
“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個大概,我需要你將土地均分給人口,劃定一個新的社會秩序出來。”
鐵鉉想了想,便狐疑的道:“可是如此一來,交趾那些原本大戶富賈們,豈不是要不愿意了?如此不是更加激化矛盾嗎?”
解縉搖頭,道:“我倒認為太孫殿下,說的很對!而今國朝的大富賈大士紳,他們也不是天生這么來的。”
“而且民間是怨恨這么一群坐食階級的,雖然此舉可能會激化上層階級不滿,但交趾始終還是小農比較多。”(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