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鄰居每天絡繹不絕的來竄門。
臨近年關,家家戶戶都閑暇起來,處處房屋內都升起氤氳煙火氣。
一匹快馬,自前方急促奔襲。
路兩旁的鄉親鄰居們都好奇的看著騎著馬匹風塵仆仆的騎士。
瞧這方向,好似朝老吳家去的呀?
于是乎,很多百姓便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小心翼翼朝老吳家圍過去。
“圣旨到!昌國衛副千戶吳諱楨,接旨!”
屋內。
聽到外面的喊話,吳楨頓時一顫,手里拿著的雞蛋都猝不及防的摔在地上,蛋清摔的哪兒都是。
不.…不是吧?
吳楨已經徹底沒辦法思考了。
不是.…真是朱郎君.…這么牛的吧!
吳楨此時正在廚房內,幫著妻子打著雞蛋,中午燒了一份大蔥炒蛋,一份蒸臘鴨。
廚房外,一兒一女在跳繩。
一切那么安逸。
當傳旨軍戶的聲音在門外猝不及防的高亢響起,吳副千戶手里的雞蛋應聲落地,摔個粉碎。
妻子張氏埋怨道:“好容易下幾個蛋,被你霍霍.…”
她喋喋不休的才說了兩句,突然愣住,臉色慘白:“老吳,你莫不是在東南犯了什么事,才逃回來的?”
張氏臉色慘白如紙。
外面的圣旨她聽的清楚,按老吳這性子,他能讓皇帝親自下圣旨?
這,壓根不可能!
而且好說不說的,為什么今年軍中給他放回來過年了?
為什么前幾年,都不能回來?
張氏是個婦道人家,很多道理都不懂,但眼前這事,太詭異了。
她眼眶頓時就紅了。
“老吳,你,你你,究竟犯了什么事,咱….咱去投案,去自首,咱不能不清不白,不能連累了兩娃呀!”
吳楨不厭其煩,狠狠瞪了她一眼:“婦道人家懂個屁!莫忙活了,快隨咱去外接圣旨!”
沒多時,吳楨帶著妻張氏,兩孩子,一同走到院落內。
老母親此時也已經跪在原地,吳楨出來后,便帶著家眷恭敬跪在老母親身后。
那傳旨的軍戶見人到齊,掀開黃絹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敕?
聽到這個字后,吳楨全身都在激動的顫栗!
大明的圣旨,有幾種格式,若是昭告天下,則稱‘詔’;若是封賞高等的官員,則稱為‘誥’;倘若是封賞低級的人員,則名為‘敕’。
除此之外,若只是宣布某某事,則稱為‘制’,另外則還有‘冊’、‘書’、‘符’、‘檄’等格式,對應不同的情況。
這是封賞啊!
吳楨現在直感覺天旋地轉,雙目都瞪圓了。
那朱郎君,真就一句話,將自己前途定了?
嘶!
“茲有昌國衛千戶,吳諱楨作戰兇猛,見識非凡,經納諫,咱認為你可以世襲千戶,即日起,咱給你提正千戶,世襲軍職,你當好好為國效力。”
“等年關后,來京師,咱另有他用,欽此。”
朱元璋的封賞奏疏,依舊這么親民。
軍戶圣旨讀完,便對吳楨道:“吳千戶,接旨啊,愣著干啥?”
吳楨是真的愣住了,被圣旨上的話震的里嫩外焦。
這圣旨的話沒有拗口駢文格式,也沒有文縐縐復古遣詞造句,是老爺子慣用的徽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