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好吶!”
“以后老爺子你晚上批奏疏啥的,就能戴上它了。”
朱元璋樂呵呵的道:“何止啊!咱出去看世界,都通透了不少,咱真是歡喜急了。”
“走走走!”
說著,朱元璋就拉起朱朱雄英
“啊?干啥去啊,大過年的。”
朱元璋道:“去找老湯啊!呵呵,哈哈!大過年的,那老東西還沒給你紅包吶,咱可記著呢,去要紅包去!”
朱雄英無語,他知道,老爺子現在不合時宜的去找湯和,恐怕更多的,是要炫耀了吧。
老人家都這樣,看不得一些好東西,子孫送了一些好東西,總喜歡給旁人炫耀。
其實也是想告訴旁人,看看,這是咱大孫子,多孝順,多有本事!
看來,天下老人都是一個樣,從古到今,在到未來,從沒有變過。
朱雄英被健步如飛的老爺子,嗖嗖的拉著朝外跑去。
“誒誒誒!爺爺!這大年初一的,不是不興出門嗎?咱明天去,明天去,不急著這一時啊!”
朱元璋喝道:“咋不急?!要紅包是大事,急的很,快走,莫磨蹭!”
朱雄英道:“好好,成,您老別走那么快啊!路上滑!咱不急著這一時啊!別摔了啊!”
老爺子走的,那叫一個風風火火和迫不及待,恐怕恨不得現在就能在湯和面前顯擺了!
也罷,隨他吧!
老人也找不到幾個人分享,索性湯老爺子在京師,能滿足老爺子這洋洋得意的膨脹感。
……
新年之后便是春。
冬深春淺時節,午后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之上。
即便立春了,小冰期的余威卻依舊還在,天氣還是有些寒冷。
湯和一家人坐在院落~內吐著瓜子。
“爺爺,咱在鳳陽府過的好好的,今年怎生想起來-應天過年?”
湯和的小孫子湯晟今年十六,才弱冠年紀,虎頭虎腦的看著湯和。
湯和笑著道:“因為皇爺,對咱湯家寵佞啊。”
湯晟點點頭,似乎想起什么,笑著道:“爺爺,孫兒給你從海上帶了一只掛鏡。”
湯晟跟著湯鼎在浙東軍中歷練,早年湯和治理東南海防,等他解甲歸田之后,長子湯鼎就繼承了湯和的海防備倭軍務。
湯和好奇的道:“啥是掛鏡?”
湯晟獻寶似的,從小盒子內拿出了一副單片鏡子,這是別在胸口的那種,類似于一個放大鏡的鏡片。
不過是琉璃做的。
在秦漢時期,國朝已經出現琉璃鏡了,也掌握了凸凹鏡的原理,更懂得小孔成像等光學知識。
那時候的老祖宗,更是懂得了利用放大鏡和太陽光生火。
只不過琉璃鏡的造價比較高昂,所以一般人不會將昂貴的琉璃鏡制造成放大鏡。
湯和左右看看,癟癟嘴:“這玩意兒,不就是琉璃鏡么?”
湯晟笑著道:“爺爺,你將這鏡片放在眼睛上。”
湯和點點頭,將琉璃鏡放在眼睛上,嚇的差點將琉璃鏡扔掉。
“啥玩意兒?模糊不清的,看人看的更模糊啦,咱眼睛本來就不好,還搞這玩意。”湯和一臉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