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抬頭看去。
農田里已經有許多春耕的百姓,開始一年的春日農耕。
有些大跌眼鏡。
朱雄英揉揉眼睛,不可思議的道:“咱大明不是已經普及牛耕了么?為啥……”
朱元璋抬頭看了一眼。
前方農田內,一群百姓正手扶曲轅犁賣力耕種,放眼望去,用牛耕的卻鮮有幾戶人家。
朱元璋嘆口氣,道:“去年一場大雪,京畿各地不知死了多少耕牛。”
“牛崽子還沒長起來,老一點的牛,也舍不得繼續用,百姓和牛是有了感情的,能讓牛歇歇就歇歇。”
大明的耕牛和戰馬一樣,都是稀缺物。
要不是實在難以耕種的土地,一般百姓人家舍不得用耕牛。
“這樣一來,耕種的效率不就大大的減弱,長期使用人力,也會讓一部分人累出問題?”
朱雄英自言自語的說道。
朱元璋嘆口氣:“那又有啥辦法?”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么,忽然道:“為什么不將田埂兩端架起代耕架?”
朱元璋不解的道:“啥是代耕架?”
代耕架是明末農耕器具發展的一大進步,明末戰亂紛爭,耕牛銳減,于是偉大的勞動人民便想出這樣的省力耕種器具。
朱雄英想了想,道:“就是在田地的兩頭,各設起一個人字形的木架,每個木架各裝一個轱轆,轱轆兩頭安上十字交叉的橛木,手板橛木,犁自行動……嗯,大概就是這樣。”
朱雄英在努力回想著,雖然這種農耕器具在明末農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對于后世的朱雄英來說,這東西始終還是太過陌生。
他只能憑著自己的理解去說。
等他說完,再去看朱元璋,不知何時,朱元璋已經一動不動的盯著朱雄英,表情有些癡呆。
朱元璋神色漸漸有了變化,時紅時青,變幻莫測,此刻他大概明白朱雄英說的代耕架的用處了“你……你想出來的?”
朱元璋有些愣神,只是表情看起來有些想吃人一樣。
“有……有問題?”
朱雄英不確定,也不知道對這個時代來說,這種東西是算好還是不好,但從用途上來說,朱雄英覺得應該沒多大問題啊。
不知道老爺子為什么這副表情。
朱元璋拍著朱雄英,目光赤紅,一臉懊惱的大呼:“你為何早不說?!”
“啊?”
老爺子自幼泥腿子出生,除了打仗,就是種地。
對種地,他是手到擒來,各種農具更是一點就透。
朱雄英說的代耕架有什么作用,朱元璋稍稍思考一下,便能想明白。
田埂兩頭架起代耕架,用麻繩竄起,將爬犁套在中間,那么人站在田埂中的老農就不要使力。
真正需要用力的,只是田埂兩頭的百姓,而他們只要轉動橛木,中間的爬犁就能開墾!
這就相當于一個動滑輪的裝置,會大大節省人力。
朱元璋目光灼熱的看著朱雄英:“這么好東西,你咋早不說?”
“你知道每年大明田耕累死多少頭牛?”
“你知道百姓因為耕種不力,少收了多少糧食?”
“你知道咱大明多少土地因為百姓沒能力開荒,許多荒地被大戶吞并?”
老爺子說到最后,面頰都在顫,他是真心激動了。
朱雄英搖頭:“這……我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