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余六十五的老人家,身體各項機能都在下降,朱元璋能清晰的感受到他的生命在一點點流逝。
不服老不行。
剛登基那會,朱元璋每每批奏疏能批到凌晨,睡上三個時辰依舊精神氣十足。
現在不睡四個時辰,總會犯困。
他又強支撐著羸弱的身子,捶了捶腫脹的腿,用熱毛巾敷了敷濕潤的眼睛,便開始繼續批起奏疏。
全國各地的主干道修建進度已經推進大半,今年朝廷給道路修建撥款一百六十萬兩白銀,老爺子是打算在今年徹底將十五個布政司,和三個都司的主干道全部修建完畢。
至于布政司下的直隸州和府、縣等下一級的行政單位,則是以盡量修建完畢為國策準則。
除此之外,各地的驛站業務的收入,也越來越高,單月的凈財政收入已經達到恐怖的五十萬兩。
這是拋開成本,單純送入國庫的錢,也就是說,每年單驛站這一個板塊,能進國庫六百萬兩。
這是一筆不小的財政收入。
今年,兩稅的收入進國庫的也不過勘勘只有一千萬兩冒頭。
相較于洪武元年的國庫總收入二百六十三萬兩白銀來說,這些年時間,國朝的經濟收入翻了八倍有余。
這個進步對朱元璋來說,還是非常恐怖的。
很多事就怕對比,這一對比下來,老爺子都嚇的不輕。
雖然錢財還算可以,但朱元璋并不滿意,因為今年有幾個大工程要做,第一要擴充軍費研發投入。
大明的火器、槍支等還需要加大投入,以應對北方瓦剌、韃靼有可能的入侵。
還有東南沿海的大明寶船的建造,也需要投入很大一批錢。
以及全國各地的官吏俸祿支出,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換算下來,到洪武二十五年年底究竟國庫還有多少余糧,朱元璋心里其實也沒底。
正在老爺子凝眉遐思之際,鄭和悄悄走到朱元璋身旁。
“皇爺。”
鄭和是個心思極其細膩的人,他是等朱元璋停止批奏疏才過來說話的。
朱元璋嗯了一聲:“說。”
鄭和忙不迭道:“皇孫殿下求見。”
朱元璋面上有些不悅,不過還是道:“去將他叫進來。”
“奴婢遵旨。”
朱元璋嘆口氣,不用說他都知道,朱允炆是為了黃子澄之死而來。
沒多大功夫,朱允炆走來。
“皇爺爺。”
朱元璋嗯了一聲,輕聲問道:“這么晚過來找爺爺有事兒嗎?”
朱允炆道:“爺爺,您身子要緊,別批奏疏太晚了。”
朱允炆小心翼翼的勸慰。
對朱元璋,朱允炆感覺越來越陌生。
陌生到害怕,害怕到現在說話,都變的小心翼翼。
黃子澄的死,讓朱允炆明白,眼前這和藹的老人,說到底都是那種殺人不眨眼的帝王。
他第一次意識到,他和朱元璋的距離會變的這么遙遠。
朱元璋嗯道:“爺爺心里有分寸。”
朱允炆想了想,道:“皇爺爺,孫兒明天想帶著娘去城郊走走,踏踏青。”
深怕朱元璋會說自己鋪張浪費,朱允炆強調道:“孫兒不興師動眾,就帶幾個護衛安全的侍衛,悄悄出去。”
朱元璋不解的看著他:“為什么突然想到要出去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