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事終究過去了。
那事兒之后,
朱長夜告訴朱雄英,幫過的人都得記著恩情,這也是他這個皇太孫,所必須要做的。
于是乎。
朱雄英也想著先去道謝劉三吾和方孝孺。
那幾日,
劉三吾和方孝孺在朝會上幫了他說了不少話,也是該去拜謝一番。
朱雄英想了想,便在御膳房提了一些肉、面,提著禮品去了劉三吾府宅。
劉府的宅子很破舊,也不算太大。
院落內,劉三吾和方孝孺在下著軍棋。
兩人有說有笑,時不時感慨這軍棋考驗智慧云云的。
不知什么時候,權貴階層之間,已經開始流行玩軍棋。
街肆上許多木匠手藝人,也開始憑著這個雕刻軍棋賺錢。
從最初的木制軍棋,到玉制軍棋等等,反正大明的商業發展規模十分強大。
也就是朱元璋重農抑商的政策太過收縮,若是不然,大明的商業發展一定會如雨后春筍不斷壯大。
劉三吾見到朱雄英,愣了愣,忙是起身:“朱公子怎么來了?”
方孝孺也起身拱手行禮。
朱雄英道:“原來方夫子也在,那就恰好不要在去方府拜會了。”
兩人紛紛不解。
朱雄英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二位先生幫著小子,在朝堂仗義執言,朱懷心存感激。”
“小小禮品不成敬意,兩位先生萬望收下。”
劉三吾和方孝孺連連擺手:“吾等在朝堂,并不是在為朱公子說話,吾等只不過在為正義說話。”
方孝孺更是道:“他日朱公子若是犯了錯,吾等也會一如既往的站出來發聲,故此,朱公子有何須送禮感謝?”
“吾等兩袖清風,哪會貪圖人間幾兩碎銀?”
朱雄英肅穆。
他當時問過方孝孺,為何讀書,方孝孺對朱雄英說了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方孝孺也是這方面堅定踐行者。
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文人,而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士大夫。
和一些無恥的讀書人不同,這一群讀書人是有大抱負大志向的,他們沒有立場,也從沒想過蛇鼠兩端的去討好誰,恭惟誰。
他們不是老官僚,沒有官場上的爾虞我詐,皆都一腔正氣,恩怨分明。
朱雄英笑笑:“那么敢問,夫子立書院,為何要收束脩禮?”
方孝孺道:“束脩禮不算禮,都是一些簡樸之物。”
朱雄英點頭:“嗯,芹菜、桂圓、龍眼這些……可我也沒送給兩位夫子太貴重的東西,左右不過是肉和面,與束脩禮何異?”
送禮是一種學問事,對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東西。
不是朱雄英小氣,也不是朱雄英寒酸,而是朱雄英已經玩明白了,大明這個社會的社會人情風俗。
看到朱雄英提著的籃筐,劉三吾和方孝孺恍然大悟,隨即眉開眼笑:“朱公子有心了。”
這次兩人也不推卻。
其實和這群讀書人打交道很難,朱雄英不太喜歡和他們打交道。
他們的世界里,沒有什么政權,也不會有什么骯臟不堪的斗爭和手段。
但朱雄英有。
朱雄英是個徹頭徹尾的投機者,掌權者,和控制者。
他也在往這方面的帝王,去做,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