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過,始終沒有頭緒。”
“居然又是你啊!”
朱雄英笑笑:“其實是老爺子在治,只不過放權給我了,讓我幫著打理。”
徐妙錦道:“所以你當時問我一些商業治疏,也是為了建設交趾?”
朱雄英點頭:“嗯。”
徐妙錦擰眉,思考片刻,看著朱雄英道:“你想將交趾打造成以商業為主的城市?”
朱雄英點頭:“交趾靠海,而且朝廷都不看好交趾,也恰好能給交趾折騰的可能。”
徐妙錦嗯了一聲。
“交趾布政司東南靠著呂宋、三佛齊,是很重要的海上口岸,如果在那邊開放進出口的港岸,商業確實能發展起來。”
“占城、緬甸等地缺棉,單純的打造農業城鎮,交趾沒有多大的價值,也浪費了那么好的地段。”
“如果將蘇州府、杭州府的織造廠挪到了交趾布政司呢?”
朱雄英搖頭:“現在還不行,交趾的海軍防備還沒建設起來,步子邁太大了,反而會出岔子。”
“一旦有利益在,南海的海盜一定會想辦法洗劫沿途的商船,久而久之,誰還敢去交趾貿易通商?”
“再者,蘇州府、杭州府的織造廠都是蘇浙的經濟命脈,當地的官府也不可能放人去交趾,交趾也沒有這么大的利益驅使他們過來。”
徐妙錦搖頭:“既然你可以掌控交趾,那為何不在陸地開茶馬貿易區,西南的緬甸等地可以以玉互易,中原貴族喜玉,未必非要先將目光放在沿海。”
“既然想發展商業,那現在就將架構給架起來便是。”
朱雄英愣了愣,看著徐妙錦道:“你說的有道理啊!”
朱雄英的目光確實都放在海上這塊肥肉上去,對于陸地的經濟,他確實沒怎么考慮到。
國家的內循環,也不過只是錢財的易手,真正想富足起來,還是要將財富從外部搬運進來,這樣才能刺激經濟!
徐妙錦繼續道:“至于棉布等織造廠,雖然現在搬運不到交趾,但為什么不可以在交趾種棉,將棉輸送到江浙,那么當地百姓就會大面積跟隨,人心驅利,只要有利益出現,百姓勢必趨之若鶩。如此一來,交趾種棉之風就會起來,農業模式也會自然而然的轉型。”
朱雄英笑笑。
這丫頭確實有見識,說的也沒錯,可她考慮的還是不全。
朱雄英解釋道:“交趾的氣候條件,不適合種植棉花,主次反了,應當是交趾開辦織造廠,然后從各地輸入棉花加工成棉布才對。”
徐妙錦羞赧道:“啊?這樣嗎?”
朱雄英道:“每種作物都有生長環境,徐姑娘不清楚也沒關系。”
“不過現在交趾的經濟還沒起來,想讓商人在那邊開辦織造廠也不現實,一步步來,不著急一口吃個胖子。”
“不過你剛才的茶馬互易區,倒是有實施的可能!若是施展好了,倒是個打開交趾大門的第一步!”
午飯吃的很簡單。
中午的時候又下了一場雨。
朱雄英和徐妙錦簡單吃了午飯,徐妙錦便有些踟躇的看著朱雄英,有些欲言又止。
沉默了一下,徐妙錦道:“有個人,你可以試著接觸一下。”
朱雄英愣了愣,狐疑的道:“誰?”
徐妙錦道:“他叫練子寧,時任工部主事,前幾年的榜眼,而后這幾年來,在西垂茶馬貿易區,負責中原和西域的貿易往來,對此框架的搭建和運轉很有見解。”
頓了頓,徐妙錦有些為難的道:“不過他是我們中山王府培養出來的,你爺爺……嗯,皇爺未必會用他。”
“如果能將他調到交趾,想來會事半功倍。”
曾經意氣風發的中山王府,現在對政廷之事小心至此。
朱雄英有些欷歔。
他想了想,道:“練子寧么?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