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不通,也不敢茍同。
朱雄英微微笑了笑,道:“爺爺,我知道您對百姓抱有很大的期望,咱大明百姓也沒辜負過老爺子,沒辜負過咱皇帝,更沒辜負過大明朝廷。”
“可是這事兒除了這種解釋,還有什么可能?”
朱元璋沒好氣的道:“講不通!東南沿海百姓為啥要這么做?”
朱雄英道:“恐怕不止是百姓,更多的應該是東南商人。”
“至于為什么這么做?禁海啊!他們需要在東南,讓大明吃一場敗仗。”
“如此一來,朝廷的文官們才會知道海防的重要。”
朱元璋瞇著眼:“為什么?”
朱雄英慢條斯理的解釋,一字一頓的道:“因為這樣,才能……走私!”
“我們大明內陸的絲綢,在國內賣,上品的絲綢一段一兩紋銀,可要是出海,在海外能賣到九兩!”
“如此大的利益驅使之下,東南的商人集團,一定是不愿意讓國朝將國門打開!”
“國門不打開,他們走私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如果國門打開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去海外做生意,他們如何斂財?”
當財富累積到一定地步,商人必定會要話語權。
有了話語權之后,他們還會要更多的權力。
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其實也不見得都是壞事。
但壞就壞在,他們會用手中的錢換權,用這種權再去換取更多的錢。
當手里有了權力,有了財富,他們要的就是凌駕于律法之上。
從古至今,這種社會發展的規律都沒有變過,從開始的學而優則仕,到后來逐漸成為商而優則仕。
朱雄英沉默了一下,他發現老爺子臉色更加不好看,就連湯和也沒有了方才惶恐之色,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憤恨!
朱雄英看著朱元璋,道:“大明海軍不會無緣無故吃了敗仗,十余兒郎受的傷,總該有人血債血償。”
“爺爺,你若是動怒,若是罷了湯晟,亦您殺了湯晟,或許才真的中了背后一些人物的奸計。”
“他們既然敢冒這么大風險,對湯指揮使下手,對明軍下手,那就說明,燙指揮使已經危害到他們的利益了!”
“此事……要慎重!”
朱元璋聽完,臉色漸漸平靜下來,目光有些深沉,沉默的久久不語。
湯和在一旁聽著朱雄英慢條斯理的分析,看著朱雄英從容自信的臉龐,心里有些感激,又有些唏噓。
自家的子孫,哪有一個能達到他的這番成就?
別人都說出生決定命運。
實際這個社會就是如此。
可湯和此時卻有不同想法。
即便將朱雄英的這層尊貴的身份給拋開,這樣的人,在未來成就也會無限之大!
才這歲數,還沒有及冠禮,還沒真正意義上的成年。
如此年輕,分析問題偏僻入里,應對事情沉著冷靜。
湯和眸中帶著欣喜,帶著激動。
大明后繼有人了!
拋開這些,湯和自然對朱雄英深深的感激。
老爺子容易沖動,如果不是今天朱雄英這一番話,他甚至都無法預料到朱元璋會怎么處置自家兒子。
朱元璋舔了舔皸裂的嘴唇,笑的有些扭曲,“呵呵,咱打了個盹,他們就以為咱鞭長莫及。”
“東南這些跳梁小丑,要不收拾收拾,還不上天咯!”
朱元璋目光如炬的盯著朱雄英:“大孫,你說的對,勸的好!咱剛才差點中了他們的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