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有些想不通,也不知道朱雄英為什么會這么篤定。
不過無論如何,他今天的目的達到了。
藍玉哦了一聲,看著兵部兩位高官,點頭道:“既如此,那成吧,不過本官還是要問一下,如果你兵部真死人了,咋辦?”
“你!”
茹太素哈哈大笑:“我兵部若是連試航都完成不了,那我兵部以后對此事就閉嘴!而且本官親自上疏卸下烏沙帽,你藍玉想推舉誰就推舉誰,這樣總成了吧?”
藍玉點頭:“哦,那也行,那祝你們旗開得勝吧!”
朱元璋不厭其煩,蹙著眉宇道:“這是咱的朝廷!不是當年的白虎堂!爾等能否別山賊議事一般,動不動吹牛夸海口?”
“都退下!”
眾人緘默不語,對老爺子的話,可沒有一個人敢忤逆,朱元璋對大明的控制,絕對是說一不二的。
“就按照兵部的意思,先派遣人去東南。”
“你禮部、吏部、兵部都協商一番,通知浙江都指揮使司和東南備倭總軍,撥調定額的軍兵、火器、火炮,隨同出海試航。”
“一會下朝,爾等去謹身殿,咱已經制定了航行路線,來拿。”
“成了,今日就這樣,若無事議論,退朝吧。”
朱元璋揮手。
退朝,各部堂回到自己衙門。
茹太素回到兵部,左侍郎鐘勖給茹太素斟茶。
茹太素端著茶,淡淡呷口,對鐘勖道:“此次出海試航,責關重大,你認為兵部員外郎去真合適嗎?”
這一次出海試航,不僅要試驗大明軍兵在海上生存能力,更多的還要對周邊海上國家形成武力震懾。
雖然第一次試航的航線不會太遙遠,但這對大明來說無疑是跨時代的一步。
要是完成了,他兵部跟著沾光,作為兵部尚書,茹太素一定是首功!
鐘勖沉思一下,道:“戴大人是余姚人,靠近浙江沿海,自幼就是水上一把好手。”
“唔!為確保萬一,臣以為,要么將戴大人叫過來詢問一下?”
茹太素點頭:“茲事體大,不可馬虎,速去。”
沒多時,兵部員外郎戴圭急促跟隨鐘勖走來。
茹太素道:“戴員外,事情剛才鐘侍郎和你說過了,此海航關乎著兵部的榮辱,你可有信心?”
戴圭忙是抱拳:“下官有幸被茹尚書推舉,下官自幼就活在水上,這出海之事,自然在熟稔不過,兩位大人放心,下官不會丟兵部的臉!”
茹太素嗯道:“好!此事便交給你了!”
“本官明日會去工部火器監申請一批火槍和虎蹲炮,屆時會調到你船只上,記住這次航海的意義,威懾!”
“是!下官明白!”等戴圭走后。
鐘勖便笑呵呵的坐在茹太素身旁,笑著道:“茹大人,聽聞最近火器監造了不少火槍火炮。”
“你說工部也是的,這些東西,咱兵部居然不知道定額有多少,以后萬一哪天要調兵打仗了,這火器咱兵部怎么調配預算?”
鐘勖有些埋怨。
茹太素也一臉不悅的道:“皇上自有用意,哎,我們又能怎么辦?”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