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繼續道:“既然風氣都在傳,咱要不出來說兩句話,似乎也難堵住悠悠之口。”
“若是再任由此事蔚然成風,民間冒充皇孫之事此起彼伏,難免會引起社稷動蕩。”
“今日咱就正式告訴爾等!傳言不虛!”
“恰下月六月初六,其行冠禮,并且監國。”
朱元璋微微沉默。
然而百官現在已經無不開始倒吸涼氣,眾人面色驚駭到了極點。
原來近日的傳言,并不是假的!
原來這股子風,真是老爺子親自放出來的!
原來皇明嫡長孫,果真準備監國了!
站在奉天殿的群臣,許多人心里已經心知肚明,可更多的,還是有許多人被蒙在鼓里。
“沒錯,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是咱大孫在治理。”
“咱本想著,讓他做出點成績在和你們嘮叨嘮叨。”
“現在不必嘮叨了,交趾的賦稅咱聽了,都有些震驚萬分。”
“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傅友文,你戶部沒有撥過去一分錢吧?”
傅友文忙不迭出列:“微臣慚愧,戶部并未嘗給交趾布政司任何財政支持。”
朱元璋嗯了一聲:“也就是說,交趾的一切,都是咱大孫子自己治出來的。”
“半年十二萬兩賦稅,到下個月才及冠,他比咱利害!”
傅友文忙道:“大明之幸!陛下之幸!”
朱元璋揮手,傅友文便入班列。
朱元璋再次環顧眾人,道:“宗人府那邊,已經將咱大孫從上族譜玉牒。”
“禮部。”
禮部尚書李原聽到朱元璋的呼喚,忙不迭抱著芴板出列。
朱元璋淡漠看著李原道:“你禮部,準備祭祀大典吧,下月初,咱給大孫行冠禮之時,同祭天地、山川、宗廟、社稷,也該讓他認祖歸宗啦!”
李原忍不住顫抖道:“臣,遵旨!”
朱元璋點點頭,再次揮手讓李原入班列。
不過無論如何,只要朱雄煥出現在眾人視野,立其為儲,恐怕是早晚之事!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持懷疑觀望態度。
畢竟皇孫已經遠離中樞許久,治國不是兒媳,如果再出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亦或者出現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再或者出一個大字不識的農家子、流民……這樣的人,也未必就能撐起國家大事!
雖然老爺子說交趾是皇長孫在治理,可這其中的內幕,誰又能知道呢?
指不定是老爺子手把手治理,然后將功勞丟給皇長孫?
反正一切的一切都諱莫如深,只有等到皇長孫真正出現,是騾子是馬,才能遛一遛…不遠處,還有幾名文官也在相互探討著。
“劉夫子。”
方孝孺抿著嘴,見劉三吾緊緊握著拳,面上帶著振奮,微微點點頭。
劉三吾也跟著點頭:“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方孝孺道:“‘國’‘家’以教化為本,教化以學校為先;等皇孫歸來,皇爺勢必會讓其入國子監進學。”
劉三吾笑著搖頭:“以他的見解,國子監誰能教他啊?你方孝孺嗎?還是老夫?”
方孝孺搖搖頭:“老夫自然沒本事教他,但國子監他是要來的,學問的事都可以放在一旁,他來,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文人支持,所以我等屆時要向皇上建議,讓其入國子監進學!”
劉三吾抿嘴,眼中發出一抹亮光道:“方兄說的極是!老夫考慮欠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