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將朱雄英的手段,繪聲繪色的告訴朱元璋。
朱元璋聽的,連連倒吸涼氣。
等楊靖說完,朱元璋已經坐在椅子上。
神色十分復雜,眼中閃爍詭異光芒。
老爺子喃喃說著,“比咱狠!”
朱元璋再次抬頭,看著楊靖:“這是什么道理?”
楊靖苦笑著搖頭,道,“皇孫殿下手段之高,下官,也只能跟在后面辦事,皇上要問這是什么章程,下官也說不出個子丑寅某來,恐要皇上親自問皇孫了。”
朱元璋晤了一聲,看了一眼楊靖,會心笑道:“你不清楚也是正常,畢竟是咱大孫。”
楊靖到也不氣惱,只是連連苦笑。
朱元璋揮手道,“成了,他讓你審出來第一時間去通知他,你快些去吧。”
“也莫太顧及咱,咱不會為這點小事就生出什么不悅,你懂咱啥意思。”
楊靖為什么先來知會他朱元璋,
這是怕咱,還在位他們就找新主子,怕咱記恨。
朱元璋比任何人都懂。
楊靖尷尬的笑笑,趕緊道:“下官遵旨!”
朱元璋揮手,“去吧,咱大孫,這是讓咱少操了很多心吶。”
……
東宮,端敬殿。
夜涼如水。
一名身穿蓑衣的漢子,風塵仆仆抵達端敬殿,當蓑衣卸下,飛魚服、繡春刀頓時暴漏于外。
朱雄英坐在端敬殿喝茶,微微抬眸看了一眼外面的何廣義,面無表情的開口。
“何廣義。。”
何廣義聞言,三步并兩步朝屋內走去,單膝跪地,叩首道:“卑職何廣義,參見皇孫殿下。”
朱雄英點點頭,開口道:“起來說話。”
何廣義趕緊,送上一份名單。
這才開口道,“回殿下,知曉此次押解稅銀路線的,兵部有兵部尚書茹太素、兵部左侍郎鐘助、兵部右侍郎李光弼,沐王府那邊,沐家三兄弟還有一名親軍指揮知曉。”
朱雄英目光有些深沉,手指有旋律的敲打著旁邊的案牘。
看來知曉這次押解稅銀,行軍路線的人不多,總共不過就七個人。
兵部。涉及到一名尚書。
兩名侍郎,都是三品以上的實權高官,在沒有絕對證據之下,自然不能隨便亂動。
沐玉府那邊,朱雄英有理由相信沐家兄弟,是沒有問題的。
他們對朱元璋的忠心不必懷疑,退一萬步說,他們也沒有任何動機去截交趾的稅銀。
朱雄英看著何廣義,淡淡的問道,“沐王府的那名親軍指揮使,叫什么?”
何廣義道,“回殿下,此人叫馬全,從洪武十三年就一直跟著沐王爺南征北戰,云南沐王府,也在對此人審訊,暫時還沒有結果。”
朱雄英哦了一聲,道:“你明天去一趟吏部,找詹徽,將此人的履歷調出來給我。”
“遵旨!”
朱雄英臉色緩緩沉了下來道:“沒事了,下去吧。”
“卑職告退!”
等何廣義走后,朱雄英目光開始晦暗不明。
拋開沐王府那名親軍指揮使,兵部的三個人都有可疑。
茹太素、鐘勖、李光弼。
三人都是兵部三品以上,掌握實權的人
雖然說兵部的人,給出了三條運輸路線。
但三條路線,他們不需要去斷定哪條路線,就是押解必經之路。
他們只要在三條路線都安插到人馬,這就夠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