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也清楚,這分明是要讓更多的人,認同朱雄英。
還是那句話。
誰若是不認同,方孝孺這種人,依舊會剛硬到底!
朱雄英收拾穿戴整齊,換了一身便裝,便踏步朝國子監而去。
他身后跟著,以廖家兄弟為首的幾名大馬金刀的錦袍護衛。行走在東宮甬道之上,說不出的威武霸氣。
一處東宮宮殿的門縫之中,有兩名梳著羊角辮的小丫頭,轉著漆黑的眸子,打量著走在最前面的朱雄英。
兩個小丫頭,眼中帶著畏懼和崇拜。
“二姐,那就是大哥嗎?”
“是呀,大哥好威風呀。”
朱雄英似乎注意到門縫中,偷看自己的小丫頭,也沒多說,依舊步履生風的朝前走去。
走出一段距離之后,朱雄英才問廖家兄弟道,“剛才清懿宮內的兩個小不點兒,是誰?”
廖家兄弟回道:“是庶出郡主,二郡主是宜倫郡主,四郡主是南平郡主。”
朱雄英哦了一聲,似乎想起來了這兩小不點是誰。
朱允熥和朱雄英介紹過東宮的情況,東宮有五名皇孫,一名長公主,三名郡主。
其中三郡主早夭,現在還在東宮的,只有二郡主和四郡主。
兩個小不點一個七歲、一個四歲,他們的母親是側妃,在生下兩名公主的時候就薨了。
兩名小郡主存在感很弱,也很少有人會去管他們,甚至朱元璋都快將他們遺忘了。
朱雄英暗暗記住了兩個小丫頭,繼續昂首闊步的,朝著國子監而去。
國子監的幾名夫子,都在大門前迎接朱雄英。
等朱雄英到來之后。
劉三吾帶頭道:“臣,國子監祭酒劉三吾,參見殿下!”
方孝孺抱拳:“臣,國子監五常博士方孝孺,參見殿下!”
“臣胡瀚、蘇伯衡參見皇孫殿下!”
“臣吳沉,參見皇孫殿下!”
這些人,都是國子監的老師,負責教授天家禮儀。
但朱雄英知道,他們的存在,更多的都是政zhi意義。
國家的文學走向、道德廉恥等風向,都是他們主導。
譬如天子失德,那他們就需要勸諫天子的同時,將失德之事盡可能的合理化,以維持天子的體面。
又譬如當初的朱棣靖難登基之后,之所以如此拉攏這些人,也是希望這些人能用筆墨,將他的行為正大光明化,
朱雄英不敢托大,抱拳恭敬的向幾位先生問好。
“雄英,見過幾位老師。”
這時候。
朱雄英也摒棄了皇子身份,恭敬的給幾位先生行師生禮。
真的融入到這個封建體制之內,朱雄英就得全力以赴的,去適應這個體制的規則。
而不是現在,就做出什么改變。
最起碼,
他還沒有能力,將整個封建社會的禮儀觀給扭轉過來。
既然改不了,就只能去適應和融入,這是一個強者時刻要保持的謙卑心態。
即便他高高在上,即便他是朱元璋的長孫,但他依舊彬彬有禮,絲毫不敢自視甚高。
“臣等,不敢當!”
幾名夫子,再次還禮。
同時對朱雄英的態度,
也從剛才的刻板,難得露出幾分任重道遠的笑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