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那些小旗能管住他?”
“重八!徐達不是很快要跟老十二一同去北平了嗎?”
“就讓他在徐達帳下聽用,有徐達在,肯定沒問題。”
朱柏準備去北平就藩,由于北平乃是大明重要的軍事要塞,朱柏經驗不足,朱元璋只能讓徐達一同前往。
有徐達在,北平定能安然無事,也能教教朱柏,等朱柏能夠獨當一面以后。
徐達再回來!
“嗯!妹子你這個提議不錯!”
“就這么定了,等他傷好了,就讓他跟著徐達去北平。”
“眼不見心不煩!”
……………………………………
屋內!
太醫已經給朱雄英上好了藥,提著藥箱子離開。
“大哥,你完了!”
這時朱允熥跑到朱雄英面前說道。
“咋啦?”
“我這不是好好的嗎?”
“剛剛我偷聽到皇爺爺他們的話,他們要你跟著十二叔他們去北平。”
“讓你進軍營,從步卒開始!”
朱雄英一愣。
“這是想讓徐爺爺和十二叔管著我呀!”
畢竟去了軍營,可就不一樣了。
軍法無情!
徐達治軍嚴明,自己要是出了什么事,肯定要軍法從事的。
可不比在應天啊!
在應天他是皇太孫,進了軍營,他就是個步卒。
身份天差地別啊!
“大哥,你要不要跑?”
“跑?能跑去哪?”
“天下之大,能跑去哪?”
“還有能跑多久?”
“那咋辦?”
朱允熥眉頭皺起。
“無妨!”
“有的是辦法!”
………………………………………………
高句麗!
開京!
皇宮內!
此時王位上坐著一個小孩子,一個比朱允熥還要小的孩子。
他就是高句麗王朝第三十三君主,王昌!
因被視為辛旽之孫而在史書中稱為“辛昌”,后世又稱“昌王”。
洪武二十一年,高句麗王王禑發兵北伐遼東,將王昌和一些嬪妃轉移到漢陽山城。
同年夏,北伐將領李成桂、曹敏修發動威化島回軍,攻破開京,王禑旋即被廢黜。
這就是高句麗歷史上著名的威化島回軍,至此李成桂掌握高句麗朝政。
現在他站在御臺之上,手里拿著的是大明發來的國書。
“諸位,大明邊那邊希望我們去一趟。”
“你們說該不該去?”
李成桂看著底下的文武百官淡淡說道。
“明朝這個舉動,是想讓我們去給他們朝貢啊!”
判三司事沈德符淡淡道。
“這還用說?”
“肯定是!”
判慈惠府事樸葳開口道。
“既然人家給了國書,那我們就要去。”
“我們可不是大明朝的對手,若是不恭敬,他們一旦發兵。”
“我們高句麗頃刻間化為飛灰。”
政堂文學偰長壽無奈道。
“這么說,我們還是要去的?”
“寧伯!我們不去不行啊!”
偰長壽無奈道。
“可是他們點名要寧伯親自去,這要是有什么好歹,我們高句麗怎么辦?”
“現在高句麗怎么能離得開寧伯?”
一旁的贊成事鄭夢周開口道。
“大明朝乃是天朝上國,不會做這種下三濫的事。”
“他們十分要面子,這種掉面子的事,他們不會去做的。”
“所以這次,寧伯是安全的。”
“相反,如果我們不去,一旦惹怒了大明朝的皇帝,后果不堪設想啊!”
“人家都能把大元朝推翻,這等實力,我們又怎么是對手?”
“為了高句麗,只能冒險了。”
李成桂點點頭。
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目前來說,只能放手一搏,如果自己死在了大明,那他的兒子還能繼承他的位置。
他李家最起碼還能昌盛,如果他不去,大明發兵,一切都沒了。
所以他只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