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經過這次大戰,我大明將士雖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
“但是也付出一些代價,也死了一些人。”
“我認為這些其實應該可以避免的。”
朱元璋和朱標詫異的看著他。
“雄英,你這話是何意?”
“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我們的傷亡已經相當不錯了。”
朱標淡淡道。
“是啊!你父親說的不錯!”
“相對于草原來說,我們已經很不錯了。”
“老朱頭,太子爹!”
“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冷兵器,而士兵手里換成的是火器。”
“還會有這么大的傷亡嗎?”
兩人一愣!
“你是說那些新式武器?”
朱雄英點點頭!
“你這么說,確實有道理!”
“如果是換成火器,確實會減少很多傷亡,但是現在目前工部根本無法批量生產。”
“現在他們就叫所需的鋼材都無法制造出來,更別說批量生產了。”
朱元璋無奈道。
“那就讓他們別造了,工部只是適合修橋鋪路。”
“讓他們研究武器,是有些為難了。”
“讓他們把項目轉交給大明軍工,專業的事就給專業的人來。”
“還有在全國范圍招募工匠,我就不信找不出一個有天賦的工匠?”
“父皇,這個提議不錯!”
朱元璋點點頭:“標兒,這件事你來處理!”
“是父皇!”
“老朱頭,我認為還要成立一個研究院。”
“研究院?”
“研究什么?”
朱元璋疑惑道。
“當然是研究各個領域了!”
“比如武器、農業、生物等等!”
“這些都是對我大明將來有很大益處,不可忽視。”
聽到朱雄英這么說,朱元璋敏銳的感覺到這些將來會以不一樣的方式反哺大明。
“行!”
“聽你的!”
“單單成立一個研究院還不夠,還有提高待遇,雖然不是官員。”
“但是必須給足人家,這樣人家才能賣力的去研究。”
“嗯!這個你說過了!”
“放心,只要是有利于大明的,咱不會虧待任何人。”
朱元璋信誓旦旦道。
“讓人盡快研究吧!”
“盡快能夠批量生產,這樣我大明將士方能少流血。”
就在三人聊得正起勁的時候,外面傳來王景弘的聲音。
“陛下,兵部尚書求見!”
“說有十萬火急之事。”
“讓他進來吧!”
“是!”
只見兵部尚書匆匆走進來。
“陛下,大事不看了!”
“遼東女真人翰朵里部勾結高句麗叛變,現在已經攻下數座城池。”
“什么?”
朱元璋聞言大怒。
“混賬東西!”
“他們居然還敢造反?還有那個高句麗,居然還摻和進來。”
“好!好得很啊!”
“二虎!”
“在!”
毛驤立馬跑進來,聽候命令。
“去!把那個李成桂,將他們父子砍了。”
“是!”
“慢著!”
眾人疑惑的看著朱雄英。
“這個李成桂是高句麗那個李成桂嗎?”
“是的殿下!”
毛驤恭敬道。
“這人不能殺!”
“為何?”
“他們高句麗造反,為何不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