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孟長青的思維,瞬間覺得自己所堅持的,簡直毫無道理。
“孟大人。”老人嘆氣,“想我這把年紀竟然是白活了,您說的有道理,不能守著這片地。”
“您能想開真是太好了,如今北山縣雖荒蕪,卻也有最好的時機,在我北山縣開墾三畝荒田,自己就能分到一畝。
我縣里只有二百人口,你們去了之后能占多少地,全憑你們的本事。
且陛下有旨,北山縣三年不用向朝廷繳稅,您年紀大必有所見聞,頭上少一重稅,你們能松快不少。”
老人眼中滿是精光,“三年不收稅……果真如大人所說開三畝荒地,我們就能留下一畝?”
“是。”孟長青說,“且我北山縣的土地雖近百年沒有耕種,可都是好土地,只要勤勞懇干,收成絕對比這里高。”
曹洪幸不時看向孟長青,真舍得,把朝廷不收稅的事情都說出來了,這人是實心眼還是傻子?
朝廷不征收,地方官府難道就不收了?
到時候你問百姓要錢要糧,百姓豈不是……
等等!曹洪幸的表情忽然變了,這人不是傻,他是詭計多端吶。
就算到時百姓深覺自己上當,可糧食就在地里,房子也建在北山縣,他們即便后悔,也沒有后退的余地。
小小年紀,心卻黑的很吶,這些百姓在他手里,還不知要被騙成什么樣。
老人撐著椅子后背站起來,“我這就叫人收拾東西,立刻跟著孟大人去北山縣。”
“老人家不必著急,既然官府文書在這里,只要是你們羅家村的人,不論什么時候都能去我北山縣,不急這一兩天。
你們安安心心的把家里收拾妥當,擇吉日出發,我會讓人時刻等在楊門縣城門口,領著你們去新住址。”
老人聽罷,朝著孟長青就要跪下,“多謝孟大人吶,我羅家村上下一千四百口人,承蒙兩位大人的恩德。”
這話一出不僅是老人跪,身后圍著一圈的人也朝著院內跪下。
“都起來吧。”曹洪幸站起來道:“趕緊收拾行裝,打點妥當后去北山縣吧,不要讓孟大人的人時刻等在楊門縣城門口。”
“是是。”老人被八方扶起來,“我這就讓他們收拾。”
此時太陽已然西斜,曹洪幸道:“時間不早了,我們還要回府衙。”
羅家村一行人把他們送到村口。
孟長青等人上馬走遠,回頭時還能看到他們站在遠處。
“孟大人。”曹洪幸催馬趕上孟長青,“年初在涼州府見你,只當你是不懂人情世故的毛頭小子,真是我眼力淺了。”
孟長青自謙道:“曹大人確實沒看錯,人情世故我的確不懂。”
“天色不早,請你和你的人到我府里住上一晚,你可愿意去?”
“謝曹大人好意,我倒是想去,只是不忍家母在北山縣掛念,只好辜負曹大人一番好意。”
曹洪幸笑了兩聲,“剛才那句話原是在為這句做鋪墊,罷,不去我倒省事,如此我們便在前方的岔路口告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