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青在城墻上走到城門的正上方,跟附近瞭望點下來的兵士關照了兩句,“這段時間一刻也不能放松的,若是覺得累,可以增派人員或是多次調換。”
“是,孟大人。”這兵士道,“這些事情護軍已經關照多次,您放心。”
孟長青:“別嫌嘮叨。”
“小人不敢。”
城門兩旁,有幾組人員,不斷有人用吊框往下運送青磚和石料。
北山縣的這面城墻,就是大梁如今的國界,城門不能常開,每日開關都是讓外墻干活的人進出,至于材料,則是用架在城墻上的吊筐運送。
“梅子,你學的真快,看這磚碼的,跟熟練的泥瓦匠有什么區別?”
梅子被說的有些不好意思,“我遠遠不如人家,別人砌三排我只能砌一排。”
“你才學了多會兒,別不好意思。”同村的萬金嫂子扛著攪好的黏土倒過來,“做的慢不怕,咱做好了,看守檢驗不出毛病,不要返工就是最好的。”
“對。”同組其他人道:“可別像西邊那兩組,半個下午看著碼了許多,到天黑看守一驗,全讓他們拆了。
只要咱們認真干,看守們又不催,縣老爺不是也說,這次情況跟之前不同,重要的就是這墻面的質量。”
既然說到這里,萬金提議,“歇一歇吧,眼瞅著快開飯了,看守給咱們組劃的任務也不剩多少了,下午絕對來得及。”
“那就歇一歇吧。”梅子把青磚放好后,也坐到了萬金旁邊。
“中午你們買飯嗎?”這組的組長問道。
“買吧。”梅子轉頭問萬金,“你呢?”
“我也買一份。”萬金說,“一文錢一大碗糜子紅薯飯,一頓吃不完,還能留著晚上吃,劃算得很。”
“哎,你們看那幾個人。”同組的一人指向遠處,“面生的很,好像從來沒見過。”
萬金笑她,“上回來這里的有幾萬人,哪里每個人都能見過?面生也很正常。”
“不。”組長道:“那幾個人就是今天才來的。”
萬金問:“怎么個說法,你怎么這么肯定呢?”
“我去報磚料時,剛好看他們過來,一行七個人,聽著口音也跟我們不像,倒像是中原口音。”
“你怎么還懂中原口音?”
“中原人到處做生意,涼州城里就有中原人開的鋪子,我怎么聽不出來?”
萬金猜:“會不會北山縣人?”
“不是。”組長壓低聲音,“早晨聽見他們說話了,我猜那幾個是山上下來的人,沒見他們做的是采石的活么?那個活最累人。我聽他們的意思,似乎他們來干活是沒錢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