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勉強蹙眉道“古”
“古來志士,先窮后憂;人生在世,擊楫中流。”
隋再華讀罷,轉身向前道“后來,此人為奸臣所害。”
“”
此時,后面稀稀落落一群官員才跟了上來。
一入此閣,便紛紛肅靜。
諸官以品級職位列位兩方,隋再華、趙章、常致遠三人立于屋中盡頭。
裴液靜立于閣廳中心。
樓上展了下旗,博望園中鑼鼓一寂。閣中鼎香靜燃,禮官持冊念道“奉懷參選之人裴液,生年十七,武藝優卓,由縣令常致遠推舉——常大人,此人可合參比之資格?”
裴液心中一跳——楊顏還和他說想拿魁首之獎勵,此時他才知道,這真是兩個少年聽之使人發笑的打算。
常致遠肅容道“裴液生長奉懷,無罪無案,來歷清白。”
“請常大人簽印。”
常致遠簽過,禮官持冊繼續道“常大人在此,已驗明正身,請武魁前往臨風臺。”
這環節少女昨夜大略和他說過,禮官也提前遞過流程,裴液轉身,果見此廳盡頭,正有一方臺子探出樓外。
裴液提步而去,視野天光漸明,直到立于此臺之上,少年一時臨風怔然。
城南地勢本來便高,其上再筑九層之臺,乃是高臨博望,目極云天,腳下正是南北大街,往前而望,縱橫百路千巷,樓屋鱗鱗排列,盡頭,已是高聳城墻。
真是看盡博望。
低下頭,人們已盡數跟來,緩緩聚于街巷之中,幾乎堵滿了七八條巷子,一眼望去,俱是人頭攢動。
此時見少年踏上臺來,無數人揮手相呼。
而后,身后渾厚的唱聲響起,不知傳出去多遠“辛巳年博望金秋武魁,奉懷裴液,已驗明正身,魁首無疑!現為之頒禮——第一禮,銀一百兩!”
腳下響起呼聲,一位公差將一盤銀子搬出放在了裴液身旁。
裴液余光瞧了兩眼,到底知道這時不應去碰。
“第二禮,登階丹一枚!”
公差捧盤而出,再次一枚精致的小盒再次放在了裴液身邊的桌上。
這個盒子裴液已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枚丹藥再配合琉璃龍血,可以令他短期內就直奔五生之境。
“第三禮,授銅雀俠牒,牒銘‘博望金秋·魁’!”
裴液忍不住先探頭去看了,比起前兩者,這大概更是“身份”的象征。此牌在身,別人看他就不再是鄉下少年,而是一位奪得武魁的佼佼俠士。
這一次出來頒禮的是常致遠,老人目光中帶著滿溢的溫和,鄭重地將此牒交予了少年。
裴液接入手中,此牒確實是黃銅之色,質感和雕刻比他想象中要精致得多,邊緣打磨圓潤但又瞧來鋒利,剛好是一種不割手的輕薄,整個牒子透出渾然一體之感。
其正面雕著一只矯捷的云雀,空處刻了“裴液”和一堆其他的字;背面則暗紋而平,留有大片的空白,只在第一行刻了一條清晰的字跡,字上飾以潞水環繞和秋葉之紋,正是“博望金秋·魁”。
裴液將此牌入手,是一種冰涼的沉實。
“第四禮,東海劍爐丙下之劍!”
自第一禮過后,腳下就已完全寂然,和少年一樣,人們靜靜聽著每一件獎勵的名字,每一樣都豐厚的令人艷羨。
但無人覺得少年配不上這份豐厚。
此時,裴液再一次探頭看去。
公差捧盤而出,紅布蓋住了一柄劍形,放在了他面前。
裴液一把掀開,眼神立刻明亮。
只見青鞘細如脂,金紋若羽毛,柄如青玉,格似魚鱗,劍格一側,刻有【博望辛巳秋魁之獎】一行小字。
東海劍爐所鑄之劍,自“丙”而始,多有些奇特之處,此時卻不知這柄應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