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
“劍術中本來包含對世界的認知,以前我們得其意蘊后只向外發,現在可以嘗試從中擷取某種契合自身的真意,以劍通我,完成一次‘賦心’。”崔照夜道,“就像《玉翡劍》中的蟬鳥之變,我覺得裴少俠對這門劍……好像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
“總之,我的意思大概就是裴少俠可以將心浸入已掌握的劍術中,完成一次淬煉。”崔照夜伸指道,“具體操作來說,我們可以先冥感其中物象,然后再從多門劍中抽象出某種心劍共感之……情?或者‘理’。我想是一樣的。”
“聽起來有些玄妙……”裴液蹙眉沉思,緩緩轉正手中之劍。
“不錯。”崔照夜輕嘆一聲,“這本就是立意極高的嘗試,一開始就要求心與劍和,若非如此,也不會直到今日都無人能為我一試了。”
裴液微笑一下:“無礙,我踏上劍路的第一步,也正是‘心與劍和’。”
崔照夜眼睛發亮地看著他:“好!那我們就正從《玉翡劍》開始吧——裴少俠邊思邊說,我來幫裴少俠推斷該往哪個方向去悟。”
這是一個令人愜意的過程,裴液毫無遮掩地將自己的劍術在梳理中娓娓道出,崔照夜則提筆在紙上巨細無遺地記著,凝目沉思,努力尋找著其中那座使人升華的門庭。
《雪劍》《玉翡劍》《初月北雨》《楊花》……少年的劍極為浪漫,充斥著繽紛的物象。
要從幾個劍名里感出真意還是有些天方夜譚,崔照夜仔細排列著每一式劍招和劍理,又努力往深處推導著少年對這些劍的感受和用劍心境,它們最后凝聚出的那一團形態在她心中朦朦朧朧,一時看不清樣子。
裴液最后將諸劍在心中過完一遍,落下話頭,頓了一下:“如何,崔姑娘?——抱歉,我會的劍術雖然不多,卻有些紛雜……”
“嗯……”崔照夜輕輕點著下巴,“我覺得……【飛羽仙】似乎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突出,倒是【不動危風】、【云寒】……啊,你別睜眼……有種居中統攝之感。”
裴液只好闔眸靜立在原地,聽少女道:“你認真去體悟,雪、劍、生死輪轉的蟬鳥、找到其中的風和云……”
裴液安靜站著。
崔照夜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他。
“……然、然后呢?”裴液閉著眼茫然偏頭。
崔照夜也有些茫然:“然后就……悟啊。”
“……?”
“……”
“我悟……不是……”裴液愣住,“我悟什么呢?”
“……”
長孫玦忍俊不禁地“噗嗤”一聲。
“你不是……挺會悟的嗎?”崔照夜蹙眉咬了下下唇,小聲道,“你怎么學會的【神公洗劍】呢?就把自己放在劍構成的世界里……去找到在整個習劍生命里,最貫穿自己心靈的那一道真意……找到了嗎……”
裴液微微蹙眉,沉默下去,努力進入少女所說的境界。
他大概已明白少女的意思,【劍態】,是劍先賦予心的一種真意,心得此意之后,則依靠以心御劍賦予執劍人一種神異狀態。確實大約類似于進入【裸心見刃】之境。
然而他該如何去采擷這種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