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他登上劍臺,一步也未挪,這時候他明白了少年那句“你不先嗎”的意思。
裴液立在臺上,再下一個登上的是河北劍莊石振軒。
這是個和裴液年紀差不多的少年,去年才在江湖中聲名鵲起,這次石振軒先出劍,裴液接劍任他將幾式出完,然后才找個空隙點上了他的咽喉。
再之后是太行脈主真傳丁刀、青梧樓樓主卞裳……剛剛這些人在劍臺上各自叱咤風云,極瀟灑地將敵手一個個擊敗,如今在少年劍前依然那些精妙華麗的劍招,但再沒有那樣的神奇了。
裴液同每個人你來我往地弈一輪劍,有時五六招,有時八九招。
如果目光代入到這幾位英杰身上那是十分緊張精彩的,高妙之劍層出不窮,局勢起伏跌宕;但如果落到少年身上,就顯得平坦無聊了。
無論對方改換人還是劍招,都不會帶來什么變化,如果對方先手,他到最后也不會用一式成型劍術,如果他先手,那就永遠是一式【破土】。
他自始至終沒用過一式令人驚艷的劍,或者說他就沒有用出過第二式劍,但反正對方用什么也都擊不穿他的劍勢。
直到越來越往后,那些姓名在江湖上越來越傳奇,也都被他這樣送出一句客氣的“承讓”之后,場上開始沉默不語了。
有時候,一流劍者總與一流劍者弈劍,二流劍者總與二流劍者弈劍,鹿尾并不會來打邵修遠。人們知曉顏非卿、群非這樣的姓名很厲害,但其實并沒真實地認知到那是怎樣的一種鴻溝。
人們只是容易接受。
因為顏非卿是清微道首閉門弟子,群非是天山高門的七玉【公子】……鳧榜前二十的每一個名姓,其后都掛有一個門派的名字。
人的名字或許是新的,門派的名字一定是常青于榜上的,那與尋常之江湖本就不是一個世界。
“裴液”就不一樣了。
近月來關于這個姓名的爭論、質疑,其內因一半是出于此,人們能理解“天山,裴液”,能理解“云瑯,裴液”,唯獨不知道“奉懷,裴液”是從何而來。
人們下意識將他歸入己屬于最上一層的劍者。
人們更真實地知曉的,反而正是陸知矩、石振軒、寧樹紅、高閣這些姓名的強大。
直到這時候,許多人才明白平日耳熟能詳的那幾個頂層的姓名,和這些“名震江湖”的天才俊杰之間有著怎樣的差距。
最后一個上臺的是【祿半面】高閣。
這位年輕的奇俠據說在北面殺了很多人,但如今立在臺上時衣著倒很干凈,修剪整齊的指甲,修長有力的手,握住劍柄時顯得十分可靠。
他露出來的半張臉不英俊,不丑陋,也不平庸,能叫人一眼就記住。
當然,世上只有半張臉的人也并不太多。
他列位鳧榜二十二,居于弈劍南宗韓修本,【小白龍】姜銀兒,【飛瓊】左丘龍華這些如雷貫耳的姓名之上,在十人里毋庸置疑是最強的一位,在場很多人認為他能至少勝過一位前二十的劍者。
高閣執劍抱拳:“北地高閣,請裴少俠指點。”
裴液還禮:“領教高兄神劍。”
高閣確實有兩門神劍。
名震江湖的《妃火》《麗牲》二劍,除了其人手上外再無傳承,男子仗之北地無往而不利,目見之人全都傳說其威名。
如今大概第一回在神京顯現。
禮畢之后高閣出劍。
他的劍如同舞袖,又如同流星,流光如火,妖妖燁燁,那確實是從沒見過的劍術。
一劍刺來,裴液于此時頭一次用出了第二式劍招,是為【援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