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變成了李地主的“孩子”,能為他帶來利益的“孩子”。
但李地主知道,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李地主原來做過牙婆子,他知道,像是那種大戶人家,都喜歡養家仆,養一些知根知底的人,這不僅僅是為了穩妥,更是為了安全。
他們當牙婆子的時候,買賣的人口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些固定客戶,如果想要找新客戶的話,那就需要人牽橋搭線了。
同理,他們汩汩村村要想發展壯大,要想打入其他的城市,也勢必要有這么一些牽橋搭線的人。
他曾經也篩選過一些村民,想讓他們成為這中間的橋梁,但最后也還是失敗了。
這道理也很簡單,如果想讓這些被選中的人不背叛他,乖乖的給他牽橋搭線的話,那這些人……就不能是那些勤勞肯干的人。
到了外面,那些勤勞肯干的人依舊有活路,甚至會活的更好。
但選那些懶惰的、貪婪的、想要不勞而獲的人的話……問題就來了,就算他們到了那些城市、村鎮,或許開始會有一些人被騙過來,但到了后來……沒人愿意搭理他們,畢竟誰都不想和那些人打上交道。
李地主是想要的,是可以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的韭菜,不是一次性的蘿卜。
思來想去之后,李地主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可以從跟著他干了幾年的家庭中,選一些聽話的,懂事的孩子,養在身邊,好好“培養”。
他會把這些孩子送到外面的小村鎮里,讓他們正常上學、讀書,時機恰當的時候,讓他們把同齡的孩子騙過來。
小孩子是最好騙人的,正如所有人都認為小孩子不會說謊一樣,他們可以騙同齡人,騙成年人。
就算這些孩子長大了,那些人不再像之前一樣容易上當受騙了,那也沒關系,通過嫁娶的方式,他們可以把自己的“伴侶”帶回汩汩村。
至于這些人被抓住了怎么辦?那就不關他的事了。或許到那個時候,他早就入土了,又或許到那個時候,汩汩村已經變成一個屬于他的帝國,更或許……到那個時候,針對人販子的法律也沒有多么完善……
誰能知道呢?
而“銀花”就是其中的一個孩子。只不過……她的情況略微有些特殊,“銀花”不是被李地主選中的,她是被她的母親送過來的。
“銀花”是李地主挑選的第三批孩子,也是這個計劃漸漸完善之后的一個產物。
她的母親,在第二批孩子陸陸續續被選中之后,就主動參與了李地主的拐賣計劃。
“銀花”的母親人長得好看,笑起來有一種特殊的親和力,雖然是被拐賣到汩汩村來的,起初反抗的也很是激烈,但沒過多久就認了命,尤其是生下了“銀花”之后,就更安分守己了。
只不過,她先前一直沒有參與到丈夫的“事業”中,在同村的女人基本都外出尋找“目標”的時候,她選擇在家里面看孩子……幫全村的人看孩子。
村里面被拐回來的女人多,孩子也多,這些孩子……有的是被拐賣的女人生下來,有的是從外面拐回來的。
雖然村里面的大家,都習慣讓這些孩子撒野的跑,但孩子一多,沒人看管……也會惹出一些麻煩。
也因為這,“銀花”的母親就留在了村子里,守著她的孩子,也守著別人的孩子。
第二批孩子被選中之后,“銀花”的母親就主動提出,要幫自己的丈夫提高“業績”。
雖然開始有些人還不大相信,畢竟當初,她是說什么都不肯“工作”。但當她帶回來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女人或孩子后,她就獲得了其他人的信任。
而作為他孩子的“銀花”,自然也在第三批被選中了。
但他們沒有想到,這個女人……會這么狠。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