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歆眠看著因為她的一番動作,而被摩挲的已經泛紅了的手腕……
這些東西在地娘娘的生前,就已經跟著她了。之前,是她一直都想錯了,生前的傷害,并不會因為死亡而消失,就像是罪惡不會因為道歉而煙消云散一樣。
錯了就是錯了。
木歆眠并不是什么單純的過了頭的小女孩,甚至因為她的特殊體質,木歆眠接觸的那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不是人類普世價值觀上面的好人。
……起碼對于人類是這樣的。
人類喜歡那些善良的,正直人的,利他的,擁有一定超脫世俗的奉獻精神的人。
而木歆眠的身邊,總是圍著一些陰暗的,扭曲的,喜歡捉弄他人,不把他人的生命放在眼里的“人”。
按照常理來說,生長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或者被這樣的“人”擁簇在中心的木歆眠,理所當然也應該變成這副樣子。
但這些“人”,把他們所有善良,愛,體貼和包容……所有的正面情緒全部交給了木歆眠。
即使木歆眠是被一種陰暗到、濃郁到令人恐怖的愛澆灌長大的,但不可否認,那也是一種愛。
只是這種愛對于常人來說,太難以理解,也太難以接受罷了。
被這種愛包圍的木歆眠,對這個世界有一套自己的清晰認知——
她被充滿占有欲,偏執的愛包裹,所以木歆眠分外喜歡自由。
她被充滿保護欲、關懷的愛包裹,所以木歆眠柔軟而又依戀他人。
可以說木歆眠本應該接觸到的惡意,全部被她身邊環伺著的狼給隔絕帶來了——雖然這種隔絕,本身就帶著一種囚禁的意味。
但自從進入了這個副本之后,木歆眠身邊的那個屏障……一次又一次的被打破了。
華裳讓木歆眠從依賴的角色轉為被依賴的角色,木歆眠在華裳構建出來的夢境中,見到了太多太多她原本從未想象過的糟糕的東西——毆打,謾罵,饑餓,傷痕……
她本以為這些東西,只會在一少部分情況下偶然的發生,這些糟糕的東西,可能來自于社會,來自于校園,來自于特殊的、食不飽腹的年代,但她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糟糕的東西會來自于家庭。
家,本來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里應該是治愈人類在外面受到傷害的療養院,是可以安心的褪去一切臉上掛著的面具、放松的地方,是一群人因為愛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這是木歆眠對家最初的印象,也是她始終堅持的一個印象。
所以在華裳的“家”沒有做到以上幾點的時候,木歆眠毅然決然的決定——她要帶華裳走出這個地方,這里不應該是家,最起碼,不應該是華裳的家。
而現在,木歆眠好不容易平復下去的心情,又再一次的波濤洶涌了起來——不管是生前的“銀花”,還是死后的地娘娘……
她們,都絕不應該被困在這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