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很清楚,她的悲劇的源頭是皇上那個狠毒的男人。
先皇是開國皇帝,原主的父親和先皇是拜把子兄弟,也是先皇最得力的猛將,可以說先皇當時能得到天下,有一半的江山是原主的父親幫先皇打下來的。
因此先皇登基后,就封了原主的父親為異姓王不說,還讓原主的父親掌握幾十萬的兵權,從這可以看得出來,先皇是非常相信原主父親這個兄弟的。
當然,原主的父親也沒讓先皇失望,對先皇可以說是忠心耿耿的。
在狗皇帝十三歲登基時,更是勤勤懇懇的輔佐他穩住朝堂,甚至連自己的女兒無法當皇后,原主的父親都沒點怨言。
因為當時的朝堂,急需一個文臣之首的女兒為皇后,來幫狗皇帝穩住朝堂,畢竟先皇薨逝的忽然,而且最主要的是,當時天下剛大定沒幾年,狗皇帝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登上皇位,這朝堂中的各種暗流涌動可想而知。
原主的父親雖然手握兵權,可是一個朝廷各種暗流涌動,并不是手握兵權就能鎮壓得住的,除非原主的父親有野心想取代小皇帝,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問題是,原主的父親對先皇可以說是忠心耿耿,對皇位根本就沒有野心,因此為了狗皇帝能盡快掌控朝堂,坐穩先皇好不容易打下的這個天下,原主的父親愿意讓自己的女兒放棄皇后之位。
要知道,在原主和狗皇帝剛出生時,先皇就給他們定下了娃娃親,原主和狗皇帝可是青梅竹馬一塊長大,從先皇登基后,原主就一直被按照太子妃培養,等及笄之后就嫁給狗皇帝。
可誰能想到,先皇忽然就突發疾病薨逝,這要不是有原主的父親在,不然狗皇帝這個十三歲的小兒能不能坐上皇位還兩說呢?
也是因為如此,這才讓原主更加恨毒了狗皇帝,她父親對狗皇帝忠心耿耿,可換來的卻是狗皇帝因為忌憚,狗皇帝就狠心害死原主腹中的孩子。
狗皇帝也不想想,她的父親如果真對皇位有野心的話,那這天下早就換了主人了,哪還輪得到狗皇帝坐穩皇位。
或許在狗皇帝心里覺得沒有卸磨殺驢,就已經是對蔣家還有原主天大的恩賜了,對于打掉原主腹中的孩子,才能下得了狠心,沒有一點愧疚之心,不然又如何會讓成嬪也坐上貴妃之位,和原主平起平坐。
原主的愿望很簡單,既然狗皇帝能狠心害死自己的親生骨肉,那就讓狗皇帝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孩子,她要讓狗皇帝好好嘗嘗報應的滋味。
不是能狠心舍棄自己的親生骨肉嗎?
既然如此,那就一輩子都別想要孩子了。
不是原主不想更狠的報復狗皇帝,比如弄死狗皇帝,這皇位換個人來坐,比如原主的父親。
而是原主很清楚自己的父親對先皇有多愚忠,絕對不可能謀取皇位的,哪怕是知道了女兒腹中的孩子被狗皇帝和太后給害了,原主的父親恐怕首先想的是交出手里的兵權,而不是憤怒之下生出了反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