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沒在薪水的問題上多糾纏,隨即便說起了正事:
“德尼科先生,印刷工坊現在有多少技術比較好的制板工匠?”
眼下的報紙印刷技術還比較原始,文字部分用鉛塊活字,成本相對比較低廉。
而所有圖畫部分則需要使用銅板凹面印刷技術,由工匠一點點刻畫銅質底板,然后套在活字板塊里,或者單獨印刷。由于刻板極為費工費時,所以這也是整個印刷過程中成本最高的部分。
德尼科不假思索道:“殿下,工坊現在有刻板工匠5名,其中3人都有十多年的經驗,在銅匠行會里也是有些名氣的。”
約瑟夫點頭:“請您準備些白堊石板,要質地細密的,切成畫板大小,將一面打磨光滑。大概要40塊。讓那三名工匠帶來凡爾賽宮,我有事情要交給他們做。”
白堊就是一種石灰石,作為建筑材料隨處可見,價格低廉。
德尼科詫異道:“白堊?您是要修補地板嗎?”
約瑟夫微微一笑,搖頭道:“用來做平板印刷。”
德尼科瞪大了眼睛:“您是說,用石頭板印刷?”
“沒錯。”
約瑟夫很清楚,想要碾壓現有的出版業,僅靠優質的內容還不夠。必須從成本、分銷渠道等多方面下手,不給其他出版物留任何反擊的機會。
我的報紙內容精彩絕倫,一份只賣1蘇,甚至只賣8丹尼。而伱的報紙內容普通,價格4蘇。就問你拿什么跟我競爭?
而在成本控制方面,石板印刷,或者叫做平板印刷就是一大利器。
由于原材料便宜,以及制板簡單快捷,石板印刷的成本僅有現在的銅板印刷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而另外一件降低成本的利器便是廉價造紙術——使用木頭為原料造紙。如果能成規模量產,將使紙張的成本降低了70%。歷史上,這種造紙術甚至還引發了英國的報業革命。
有這兩種技術加持,約瑟夫有充分的信心將報紙的價格壓到目前的五分之一以下,同時自己還有利潤。
當然,廉價造紙術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他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石板印刷卻不算復雜,有經驗的制板工匠應該很快就能掌握。
隨后,約瑟夫又囑咐了德尼科一些近期要辦的事項,例如增加報社的人手,增加油墨紙張庫存,設計全新的名為《新聞與圖片》的報刊版面等等。
大致安排完了報社的事情,眼看就要到黃昏時分了,約瑟夫離開報社前順口問德尼科道:“請問,巴黎附近有沒有比較大的造紙工坊?”
德尼科立刻朝東北方向示意:“圣安托萬鎮就有。殿下,巴黎用的紙有一半都產自那里。”
感謝:這樣不好吖大佬給本書5000起點幣的慷慨打賞!天海山萬分感謝!
因為今天有點兒卡文,所以更新較晚,怕是來不及為您加更了。我已經欠您兩更了,我都記著呢!等過兩天狀態好了,我一定把這兩章加更補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