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飛速進入工業時代
約瑟夫先去探望了馬拉的傷勢,而后便朝南錫趕去。
圖勒距離南錫僅不到5法里遠,所以中午剛過,他的車隊便已抵達了新建成的南錫工業開發區。
開發區座落在默爾特河旁,被一道望不到頭的灰色石墻環繞著,占地足有五六百畝之大。
距離開發區還遠,約瑟夫便已能看到有煙霧從開發區升入半空——這里到處都是煤礦,所以在生產中普遍用煤作為燃料。在開始使用蒸汽機之后,煤的消耗量更是大為增加。
工業開發區的官員們得知王太子到來,忙放下手頭的事情,匯聚在開發區的西門迎接。
為首的開發區的負責人名叫亞歷山大·拉莫,并不是南錫本地官員,而是米拉波推薦來管理開發區的。其本身也經營著一家規模不小的鐵器廠。
約瑟夫作為開發區的發起者和規劃者,在這里擁有極高的威望,被數百名官員及工坊主們簇擁在中間。四周滿是恭敬而熱情的問候聲和贊揚聲。
約瑟夫盛情難卻之下,臨時做了場激勵士氣的演講,這才得以“脫身”。
拉莫和十來名開發區的主要管理者開始帶他參觀園區。而其他人根本不愿離去,在后面五六十米外探頭探腦地一路跟隨。
“殿下,那邊是煉鐵工坊。格里果兄弟和奧利維爾子爵的工坊規模都非常大。”拉莫指向河邊那一大片被黑煙籠罩的建筑,各種數據記得非常清晰,“兩家工坊共有熔爐7座,9個鍛造坊。每天能產鐵錠5萬磅以上。
“尤其是格里果兄弟的工坊,還使用了最新型的反射爐,煉出來的鐵錠質量非常高。”
約瑟夫對兩家煉鐵廠鼓勵了一番,實則心中并不太滿意。
5萬磅聽起來挺多,其實也就是日產25噸,年產7000噸而已。
要知道,這可是南錫幾乎九成的鋼鐵產量了。
目前,整個法國年產生鐵也就12萬噸上下,對于工業革命來說還遠遠不夠用。
而且約瑟夫自己對煉鋼工藝并不太熟悉,能想起來的大概也就“使用焦炭”、“鼓風煉鋼”等幾個理論,短期內想要提高產量,恐怕只能靠擴大規模了。
其實,想要鋼鐵產量有大幅度增長,關鍵還是需求。
如果能在全國范圍內大量鋪設鐵軌,在強烈的需求刺激下,才會有資本愿意投入煉鋼業,進而催生新的技術。
而修鐵路的前提條件是火車。火車的前提條件是高效成熟的蒸汽機。
約瑟夫心中默念,這就得看默多克那邊的進度如何了……
拉莫帶著他從河岸的建筑群穿過,沿途介紹了幾家玻璃工坊、鐵制品工坊和碎煤場。
直到不遠處出現一座淺灰色的兩層建筑,拉莫有些欣喜道:“殿下,那就是讓索內先生剛剛成立的‘生產管理咨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