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禁衛軍的防線前方,十來門大炮發出了轟鳴,炮彈帶著尖銳的呼嘯聲,鉆入了土著軍的人群之中。
“帕夏?”一旁的副官見他發呆,忙小聲提醒,“敵人靠近了。”
城里那些養尊處優的禁衛軍老爺們得知軍隊缺少武器,紛紛卷起家財逃往的黎波里或者埃及一帶,這又影響到他手下的士兵。
兩天后。
那些前不久還是農夫、小販的土著軍軍官們拼命按捺自己心中的驚懼,揮動彎刀高喊著約束手下:“保持隊形!”
哲米勒神色陰郁地聽著軍官向他匯報傷亡情況,嘴里低聲念叨著:“兩萬多士兵,十幾輪進攻,竟然沒有一次能靠近敵人50步之內……”
他原以為也會像之前的那些戰斗一樣,很快就能攻入突尼斯城。沒想到這兩天死了400多人,卻連禁衛軍的第一道防線都還沒摸著。
“大炮!都是那些該死的大炮!”他突然恨恨地咬牙大吼起來,“如果我們也有大炮,肯定能將那些魔鬼碾碎!”
一旁的軍官聞言湊近了兩步,小聲道:“將軍,或許,我們可以找伊沙克帕夏試試。”
在成為起義軍首領之后,慷慨的“扎加諾斯老爺”已恢復自己的本名,成為了伊沙克帕夏。
黃昏時分,昏暗的光線令交戰雙方都暫時停手,士兵們返回營地開始準備晚飯。
哲米勒則帶著幾名主要的軍官,來到了起義軍首領伊沙克帕夏的住處。
“大炮?”伊沙克皺眉搖頭,“這種東西可不是隨便能搞來的。”
哲米勒焦急地央求道:“帕夏,敵人的大炮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如果我們沒有對等的武器,恐怕很難取得勝利。請您一定要想想辦法……”
“眼下整個突尼斯只有法國人有大炮。”伊沙克沉吟著搖頭,“只是,這是我們突尼斯人和奧斯曼禁衛軍之間的仇恨,和他們沒什么關系,他們或許不愿提供幫助。”
哲米勒立刻道:“這怎么和他們沒關系?我們都是同宗的羅馬兄弟,我相信,他們不會坐視不管的!”
旁邊的幾名軍官也是紛紛點頭附和。
伊沙克似乎被他們說服了,勉為其難道:“那好吧,我們去找‘羅馬同胞"試試看。
“對了,最好能請阿拉義長老和我們一起去。他那過人的聲望應該會有幫助的。”
“好,我會親自去求他!”
隔日,十余人組成的突尼斯土著“代表團”抵達了近衛軍團的駐地,貝爾蒂埃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阿拉義長老現在已是突尼斯土著們的宗教領袖人物,在這次起義事件中獲得了極高的威望和地位。不管他當初是否愿意,此時已和起義軍的利益牢牢綁定在一起,早就不再追究當初有人冒用他的名義發布預言之事了。
相反,他現在會積極地為起義軍的利益奔走。
在他代表起義軍說明了所面臨的困難,并請求“同胞”幫助之后,貝爾蒂埃也極為誠摯地向他道:“諸位放心,對于同胞的苦難,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幫忙。
“不止是大炮,我還可以派出軍官,幫你們指揮戰斗。我相信,他們的經驗一定能派的上用場的。”
這也是約瑟夫的規劃中的一部分。就是要讓突尼斯土著們明白,禁衛軍絕不是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所打敗的。如果沒有“羅馬同胞”協助,他們根本無法取得勝利。
哲米勒聞言頓時感激涕零,率先激動地深深行了一禮:“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恩情!不會忘記法國同胞的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