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城。
一隊穿著白色短袍,里面襯著深灰色鑲釘馬甲,頭裹白色頭巾的柏柏爾人士兵手持彎刀押著數百名阿爾及爾禁衛軍俘虜,從街道兩旁米黃色,四四方方的民居之間緩緩走過。
大量突尼斯人跟在他們后面,高聲咒罵著阿爾及爾侵略者,不時地將各種垃圾朝俘虜頭上丟去。
安納巴的伏擊戰非常成功,在法軍的兩面夾擊之下,阿爾及爾禁衛軍只抵抗了不到1小時就投降了。
約瑟夫專門挑了一些俘虜交到突尼斯本地人手上,在突尼斯城、蘇薩等主要大城市里“展覽”。
而對外的宣傳口徑則是“突尼斯最親密的法國朋友,與起義軍的幫助下痛擊阿爾及爾侵略者。”
嗯,哲米勒率起義軍為近衛軍團和穆蘭軍團運送過后勤物資,押送俘虜時也出了點兒力,確實算是提供了幫助。
自從侯賽因成為突尼斯貝伊之后,阿爾及爾就經常出兵干涉突尼斯內政,沿途殺人劫掠的事情自然是少不了的。加上突尼斯還要向阿爾及爾繳納大筆歲貢,加重了突尼斯底層民眾的負擔,故而突尼斯人對阿爾及爾是極為的痛恨。
這次阿爾及爾說要派兵鎮壓突尼斯起義軍,幫他們的奧斯曼同族恢復統治,突尼斯民眾更是怒不可遏。
而他們沒料到的是,阿爾及爾大軍還沒開進突尼斯境內,法國兄弟就把他們給收拾掉了,并且還抓了不少俘虜。
消息傳回,整個突尼斯都震動了!
人們剛推翻了禁衛軍的壓迫,此時又擊敗了外國入侵,一時間皆是自豪感和自尊心爆棚,家家戶戶都在歡慶勝利。
而這兩次勝利,又都離不開親愛的“法國兄弟”的幫助。
約瑟夫也抓住這個機會,讓阿拉義長老協助宣傳。眼下,在突尼斯民眾的口中,法軍已然成了突尼斯至親的親人和保護者。
200多名阿爾及爾禁衛軍俘虜在“展覽”一周之后,最終來到了城中心的大清真寺前的廣場。
一個月前才走馬上任的突尼斯城大法官和幾名司法系統的官吏大大咧咧地坐在一張木桌后面,向示意俘虜排整齊跪下,而后翻開“工作指南”開始現場學習該如何處理眼下的情況。
是的,突尼斯的行政、司法系統在兩次全國范圍內的“公務員”考試之后,已按照法國模式建立了起來——從管理結構到使用桌椅的習慣,基本全盤照搬。
喬安帶來了上百名法國行政官吏,手把手指導這些毫無從政經驗的突尼斯土著們管理國家。
好在突尼斯的農村部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管理模式,并不用太多過問,只有商業發達的大城市真正需要官吏。所以這一個月下來,至少突尼斯中部和北部的行政管理已勉強啟動了。
喬安讓人給各個崗位的官員都制訂了“施政手冊”,就是剛才那位大法官先生翻閱的文件。
法官足足用了20多分鐘,才捋清楚了該先做什么。周圍近千名突尼斯百姓頂著烈日,就這么耐心等了他20分鐘。
終于,法官開始生澀地走審判流程。
一個來小時后,誰也沒聽搞明白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不過都聽到了他的宣判——“判處所有侵略者絞刑!”
這個年代可沒什么人權之說,尤其還是在北非,面對人們的怒火,什么辯護、上訴之類的想都不用想。
頓時,廣場上歡聲雷動。人們瘋狂地高呼著法官的名字,贊頌著法國兄弟,贊美著偉大的勝利,而后簇擁俘虜前往刑場。
次日一早,哈吉貝伊正在吃早飯,便聽到卡希爾宮外傳來了陣陣吶喊聲。
他疑惑地轉頭看向自己的新婚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