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腿走路。除了向外看,還要把國內的蛋糕做大。”約瑟夫放下茶杯,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工業”、“農業”、“貿易”等幾個單詞。
“您了解煤氣燈嗎?”
發展純工業合成的化肥,才能帶來真正的農業革命。
這根本撐不起能供應全國的化肥產業。
搞煤氣燈項目可謂是萬事俱備。
一旁的埃芒極有眼色,示意仆人換新茶過來:
約瑟夫便為他大致講述了煤氣燈的巨大價值,直聽得米拉波眼睛瞪得老大:
“但這項技術還不夠成熟。”約瑟夫給他潑了點兒冷水,“不過,我知道誰擅長這方面。現在我需要您幫我做一份在全巴黎架設路燈的規劃,并做出初步預算。哦,凡爾賽宮也要算在內。”
“啊?路燈?”米拉波顯然沒明白煤氣路燈的重要意義。
約瑟夫在“工業”學工業的發展歷程。
只是現在整個世界的化工水平都不怎么樣,也就硫酸勉強能夠工業合成。作為化工基礎的“三酸兩堿”里的其他四樣,則都只能在實驗室里少量制作。
19世紀初,英國人率先為倫敦架設了煤氣路燈,令倫敦的城市便利性以及城市形象都大幅提高。
此外,煤氣燈還能促進法國的煤炭產業發展。甚至以后將煤氣燈項目整體出口到國外,令其成為法國的一張工業名片。
約瑟夫看著煤氣燈帶來的一大串收益,嘴角不禁現出微笑,眼下發明煤氣燈的默多克就在自己手里,正在南錫為法國搗鼓蒸汽機。
而要提高糧食產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用化肥。目前從瑙魯和突尼斯開采的磷酸鹽礦——也就是鳥糞形成的礦石——可以部分解決問題,但運輸成本還是太高。
次日。
溫熱的紅茶讓約瑟夫感到一陣安寧。
這倒也不意外,不說如今內閣大臣基本上都是約瑟夫的人,法國不久前剛因為糧食短缺而發生了大規模暴亂,眼下增產糧食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確,誰也不會在這事兒上找麻煩。
英國人的胡,我截定了!
約瑟夫想起了煤氣燈的規劃,邊走邊對一旁的米拉波道:
“殿下,我記得看過一篇論文,提到過這東西。那燈好像是燒一種用煤制作的氣體。燈光非常亮。”
約瑟夫神色愉悅地走出會議大廳,在剛才的內閣會議上,《糧食產量法令》已獲得通過。在高等法院注冊之后,很快便將在全國實施。
“殿下,您要來一塊蛋糕嗎?”
“好的,我這就去。”約瑟夫點頭,又對米拉波道,“細節方面的事情我們隨后再談。”
不多時,在皇家工坊里,路易十六對著一臺近三米寬,兩人來高,安裝了大量圓筒的木制機械,興致不高地向約瑟夫抬手示意:
“就是這個了,你要的那臺自動織布機。”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