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桌上首,瑪麗王后用堅定的語氣道:“總歸能讓我那可憐的哥哥歇口氣也好。我們去跟荷蘭人打個招呼不會有什么損失,還能收獲奧地利的感激,就這樣去做吧。”
約瑟夫暗自搖頭,眼下奧地利的主要注意力在普魯士身上,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跟法國就有多么深厚的友誼。
恰恰相反,奧地利想要成為歐陸的霸主,法國才是最大的障礙。他們始終是將法國作為最大的假想敵的。
歷史上反法同盟之所以會迅速誕生,什么“為路易十六夫婦報仇”只是表面說辭罷了,最核心的因素還是奧地利、普魯士、英國之流,想趁法國因大格命而陷入混亂虛弱之際,一舉解決法國這個心腹大患!
后來要不是拿皇橫空出世,19世紀的法國很可能會被反法聯軍打得稀爛,甚至分裂成一堆小國。
別看自己老娘是奧地利公主,根本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人家奧地利想要下手的時候根本不會猶豫。要說親戚,整個歐洲王室彼此都是親戚,但這數百年來只要出現利益糾紛,立刻就能打出狗腦子來。
所以國與國之間根本不用談什么感情,有的只是利益!
只有將法國發展成實力超群的國家,才能在強國如林的歐洲大陸獲得真正的安全。
約瑟夫將腦海中關于奧、普等國的歷史走向快速回憶一番,逐漸勾勒出了借助布拉班特起義之勢為法國牟利的大致框架來。
他望向瑪麗王后:“陛下,我們確實應該幫助奧地利。”
他見王后露出微笑,立刻接道:“但我們或許也可以趁此機會得到瓦隆區,您知道,那是對法蘭西非常重要的地方。”
瓦隆區就是南尼德蘭南部的大區,生活的幾乎全是說法語的人,天生對法國非常親近。
而更為重要的是,那里有歐洲數一數二的大煤礦!
煤炭是工業革命的血液,對于天生缺煤的法國來說,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薩爾區——也就是阿爾薩斯和洛林——能夠供應法國最基本的煤炭使用,但要想在工業革命中起飛,那就顯得儲量不足了。
這也是歷史上法國怎么玩命,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始終敵不過英、德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拿到瓦隆區的煤和盧森堡的鐵,就能奠定法國工業革命騰飛的基礎。
當然,眼下法國對瓦隆區的渴望,主要還是那超過150萬的法語人口,以及近在咫尺的萊茵河。
瑪麗王后聞言陷入了沉默。她沒想到,兒子竟然如此冷靜地為自己指出了法國的利益所在。相比起來,自己剛才卻只想到了要幫助患病的兄長。
她微微點頭,認可了王太子的說法。
她雖是約瑟夫二世的妹妹,但首先是法蘭西的王后,對她來說,法蘭西的利益必須放在首位!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