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奧地利”步兵線列在旗手的帶領下向前推進了十多步之后,分散在亂石當中的散兵開始驚懼地后退了……
散兵連的連長拼命約束手下,卻只叫住了身邊的十幾人,于是只得無奈命令全連向步兵線列外側移動。這就是為何散兵需要更高的訓練度的原因——由于沒有隊列,所以士兵的自主性非常高,不論遇到順風還是逆風,都很容易出現士兵不聽命令獨走的情況。
那名散兵連連長直到退至敵軍射程之外,這才突然反應過來,剛才對面的軍官似乎是用法語指揮的?
戰場上,比朔夫團的其他士兵很快便也體會到了類似的驚懼。
那些操著法語的“奧地利兵”推進速度極快,普魯士的步兵線列僅來得及進行了兩輪齊射,那些縱隊便已來到了他們六十步外,而后中間的兩列縱隊原地橫過來,而其他四列縱隊則在他們的兩翼展開。
普魯士人第四輪齊射之后,在他們面前便已出現了一條筆直的步兵線列。
接著便傳來了法語的高亢喊聲:“瞄準——”
“射擊——”
密集的爆鳴響起,伴隨著大片火光,卻不似普通燧發槍射擊那般漫天硝煙,只有槍口噴出的淡淡黑煙升騰而起,接著便是普魯士步兵線列中血花四濺,數十人被這一輪齊射帶走了生命。
血漿和殘肢落在普魯士士兵的身上和腳邊,令所有人的心中一陣戰栗,但軍官的喝罵聲隨即鉆入他們的耳中,“都動起來!裝彈!不想被打死就動作快點兒,一群蠢貨!”
士兵們頓時一個激靈,雖然腦子里一片空白,但雙手還是條件反射般開始將燧發槍豎在地上,并摸出火藥包。
普魯士步兵的射擊速度是聞名歐陸的,在腓特烈大帝的時代,更是號稱每分鐘能領先其他國家的步兵一發子彈。威廉二世繼位后,軍隊訓練方面雖然有所放松,但對射擊速度的追求卻是更加變態了——甚至發生過為了提高射速而不裝彈丸的情況。
然而,這次普魯士士兵普遍還在倒入發射藥這一步,便聽到對面傳來法語,“準備!”
“瞄準——”
普魯士人都麻了。
這也太快了吧,雙方剛才完成齊射,幾乎是同時開始裝彈的啊,自己這兒還有兩步操作沒做完,對面就要開火了?!
“射擊!”
隨著對面軍官的高聲命令,一陣暴雨般的鉛彈伴著炸雷般的背景音撲向普魯士步兵線列,頓時又是一陣哀嚎和慘叫聲在兩公里長的戰線上此起彼伏。
剛剛幾乎完成了裝填的普魯士士兵瞬間被打斷節奏,足足又用了十來秒鐘,才在軍官的厲聲催促下舉起了槍。
而對面已幾乎快要完成下一次填裝了……
幾番對射之后,普魯士人的信心開始崩潰了——自己向來引以為傲的射擊速度竟然被奧地利人牢牢壓制,這怎能不崩自信?
他們當然不知道,對面的“奧地利人”用的火帽槍比他們的燧發槍在裝填時少三個步驟,而訓練量更是超過他們數倍!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