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輕的面孔無不充滿了狂熱與無畏的神色。如果有人告訴他們,獻出生命就能讓南尼德蘭共和國成立,他們立刻會毫不猶豫地赴死。
子彈和大炮在他們眼里,只是通往自由、人權道路上的一從從荊棘而已。就算它們刺破了自己的手腳,那蓬鮮血也能令共和國變得更為鮮艷、美麗。
這就是他們能在戰場上承受大量傷亡的原因,甚至傷亡四分之一都無法令他們的陣型崩潰。而這個數字在歐陸列強中,通常不超過10%。
當然,法蘭西近衛軍團應該也能達到尼德蘭人的程度,不過目前還沒有哪支軍隊能對他們造成這一傷亡比例。
就在威特將軍緊盯著不斷靠近的法國步兵線列,以及隨時可能冒出來的散兵,大聲叮囑士兵們保持鎮定之際,卻聽到一旁的參謀語氣焦急地提醒道:“將軍,騎兵!是法國騎兵!”
威特將軍忙用望遠鏡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見煙塵之下有大隊騎手從法軍軍陣后方奔出。
他皺眉道:“大隊騎兵并不適宜對狹窄地帶的步兵線列發起沖擊。”
一旁的參謀立刻接道:“所以,他們應該是沖著山坡上的大炮去的!”
與電視劇中常出現的騎兵氣勢洶洶地沖進步兵隊列里大殺四方的場景不同,在實際的戰斗之中,騎兵是根本不敢對步兵發起正面攻擊的——步兵的刺刀密集地攢在一起,能有效擋住戰馬,而騎兵在接近和離去的過程中,將會吃大量的子彈。加上騎兵極為昂貴,就算沖上去能砍死一兩個步兵,那也是非常虧的。
所以騎兵常用的戰術永遠是利用機動力拉扯,尋找步兵陣型的薄弱點,或是趁步兵變陣緩慢,繞到側翼攻擊。
不過在對付炮兵時,騎兵就沒有那么多顧慮了,通常就是迎頭沖上前一通亂砍就完事了。
這個時代的炮兵笨重而遲緩,命中率又非常差,騎兵只需稍微調整一下沖鋒的切入角度,炮兵幾乎沒有能還手的辦法。
所以騎兵是炮兵最大的克星,沒有之一。炮兵也都會有步兵進行保護,或者直接就待在自己軍陣的后方射擊。
而此時布呂歇爾將大炮都布置在了步兵線列兩側的山坡上,雖然射擊效果會非常好,但也缺乏步兵的掩護,很容易成為騎兵的目標。
威特將軍轉頭對傳令官大聲道:“快,命令騎兵掩護大炮!另外向希爾德少校求援,讓他的騎兵收回來協防。”
“是,將軍!”
很快,南尼德蘭軍為數不多的騎兵盡數出列,向西側的山坡趕去——法國騎兵就是從西側出擊的,如果能提前趕到那里,就能對法國騎兵形成居高臨下的勢態。
同時普魯士騎兵指揮官希爾德也率領6個騎兵中隊前去掩護己方右翼的炮兵。
當這兩隊騎兵都趕到了炮兵陣地前,終于都長長地松了一口氣。現在他們就等著看大炮怎么轟碎法國的步兵線列了!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是,那隊揚起了漫天塵土的法軍騎兵卻沒朝任何一邊的普魯士炮兵陣地沖去,而是筆直地來到了線列步兵的陣前。
威特將軍放下望遠鏡,有些好笑地轉頭對參謀道:“難道法國人的騎兵這么廉價,竟然要用來硬沖我們的步兵線列?”
“不,不!將軍,不是!”仍端著望遠鏡的參謀突然失聲大喊起來,“那不是騎兵,而是騎炮兵!”
威特將軍皺眉,再次用望遠鏡仔細看去,果然看到那些戰馬后面拖的是十幾門大炮,正在調轉炮口指向尼德蘭步兵線列。
“他們要干什么?”
威特將軍一頭霧水,法國人的炮兵這么廉價嗎?距離尼德蘭陣地這么近,最多開上十來炮,等自己的騎兵沖過去,他們跑都跑不掉。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