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也很討厭英國人,但英國的實力確實強大,又有馬拉塔、海得拉巴的支持,他著實不愿招惹英國。
謝赫·汗看出了他的猶豫,忙又拋出了薩拉赫給的“蛋糕”:“法國領事閣下還說,阿米拉公主的嫁妝是一座火炮生產工廠,帶至少30名技師和全套生產設備。”
提普蘇丹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
這可不是火炮,而是火炮工廠!
他之前一直向歐洲學習鑄炮,甚至花大價錢請來了歐洲工匠,也能造些大炮出來,但那些炮不論是質量還是威力,都遠不及歐洲買來的原裝貨。
這里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是邁索爾師從奧斯曼,而后者自己就是個半瓶子醋,火炮技術常年落后歐洲,再教給邁索爾,又得打個折扣。
其二便是因為鑄炮是個系統工程,不是你搞來一張圖紙,加上幾名工匠就能造出精良的大炮的。從最基礎的加工工具,比如尺子、鉗子之類,到高級加工設備,例如鏜床、鉆頭,邁索爾都差太多了。別小看一只鉗子,沒有過硬的手工業基礎,你還就是造不出合格的。
所以邁索爾至今為止,最為仰仗的大炮還是從歐洲走私來的那十幾門,自己加工的也有近百門左右,一共不超過120門炮。
這些炮在印度半島雖然已足夠傲視群雄了,但面對英國人時,還是遠遠不夠看的。
而如今法國人直接給全套生產設備,加上幾十名熟練的技師,這以后提普蘇丹只要投錢進去,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大炮!
他手里有超過英國人十倍的士兵,如果大炮充足的話,未必不能戰勝英國人!
當然,約瑟夫這里還是給自己留了一手。邁索爾雖然得到了火炮工廠,但不論是生產原料還是設備的備件,都要依賴于法國。
就連最基礎的火藥,也不是印度人能隨意搞定的——沒有精細化工產業,火藥的威力至少低一兩成。
而且將邁索爾武裝起來對法國也沒什么壞處,畢竟這里都是英國人的勢力范圍。憑印度這邊的政治環境——小邦林立,宗教、人種矛盾尖銳,加上種姓制度——也不用擔心邁索爾會一統半島,出現一個強大的帝國。
提普蘇丹當即不再猶豫,起身對謝赫·汗道:“明天將法國領事請來安巴維拉宮,我要和他商談婚事。”
他又想起了什么,吩咐道:“你可以向領事先生透漏,我愿意拿出50萬英鎊作為聘禮。”
當然,他說的聘禮和東亞的聘禮不盡相同,但大致都是為娶妻而付出的財物。
約瑟夫是怎么都沒料到,他為了攛掇邁索爾對付英國人,竟然憑空得到1200多萬里弗的巨額收益。
不過這也足以看得出,此時的印度半島有多么的富庶。
而控制著印度-歐洲貿易的英國又從中攫取到了多大的利潤。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