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和優勢兵力的敵軍硬拼,很可能會讓近衛軍團遭受比較大的傷亡,這是約瑟夫所不愿接受的。
而在南尼德蘭進行迂回穿插也是有很多有利條件的。
例如在南尼德蘭南部的法語區,法軍甚至比布拉班特起義軍更受歡迎,可以比較容易地獲得后勤物資。
此外,奧地利統治南尼德蘭幾十年,也是扎下了深厚的根基。各地都有奧地利官員,就算他們被趕下了臺,卻仍能給約瑟夫提供情報、物資等支持。
最為關鍵的是,南尼德蘭對于普魯士和漢諾威來說,有太多必救之處,這就給了約瑟夫大量的戰術抓手。
……
布魯塞爾城北。
南尼德蘭議會會場,范德諾特手下的自由派議員正臉色漲紅地指著坐在前排的翁克:“眼下漢諾威大軍正在趕赴列日,我們正應該配合他們,一舉擊潰奧地利人!而你卻讓軍隊躲了起來!
“這是我們南尼德蘭人的戰斗,是我們為了自由與民主的抗爭,你正在毀了南尼德蘭的未來!”
翁克絲毫不為所動,他一派的議員則是熟練地應對著:“自由與民眾首先得要活著才有。我們的軍隊經過激戰,已經非常疲憊了。在合適的時候,他們會再次投入戰斗的。”
席間的保守派核心議員們都已經得到了翁克的知會,說他已經和法國人達成了秘密協議——只要南尼德蘭不介入法國和普魯士等國的戰爭,等戰事結束之后,法國只要南部的納慕恩省,就支持南尼德蘭獨立建國。
翁克從不覺得僅憑弱小的南尼德蘭就能挑戰奧地利,剩下的無非就是投靠普魯士還是法國的問題了。
據他所知,普魯士和英國是贊同荷蘭吞并南尼德蘭的。
相比起來,只要納慕恩的法國胃口要小得多了。而且保守派議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法語區,也更愿意與法國合作。
在得知翁克和法國的協議之后,甚至有保守派議員想要調動南方地區的力量,來協助法國驅趕普魯士人。
正當自由派的議員準備反駁之際,卻見一名軍官用力撥開大門兩側的守衛,如同受驚的野牛般闖進了會場。
范德諾特皺了皺眉,近來軍方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他正要發難,卻聽那軍官驚懼地高聲道:“法軍主力已經穿過了布魯塞爾東部,距離安托爾夫只有不到10英里了!”
10英里大約就是16公里的樣子,正常行軍一天半也就到了。
整個南尼德蘭議會大廳頓時一片死寂。過了足有七八秒鐘,范德諾特才突然失聲高呼:“快!快向卡爾二世閣下求援!他的軍隊應該還沒走遠……”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