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二世連身上被掛破多處的軍裝都沒換,便直奔自己的軍隊駐地。
當范德諾特等議員趕到的時候,他正在激動地對漢諾威士兵進行演講。
“我們無懼失敗!我們要讓法國人和奧地利人知道,他們只是僥幸贏了一次而已……”
“普魯士和英國將會派來更多的增援,我們的軍隊將會碾過盧森堡,直至踏入法國!”
一旁的布隆克霍斯特也高聲附和著:“荷蘭也將會增兵。南尼德蘭必將獨立!”
雖然諾特等人卻是興奮異常,當即也跟著表示會征召更多南尼德蘭人加入戰斗。
隨即,卡爾二世召集漢諾威、荷蘭與南尼德蘭的高級軍官,用最快的速度進行了布魯塞爾的防御部署。
法、奧聯軍肯定會乘勝勢來攻打布魯塞爾,他們必須擋住這一撥。
下午時分,逃回來的1萬3千多漢諾威士兵,加上3千荷蘭士兵,以及1萬8千多人的南尼德蘭國民衛隊迅速在城南構筑起數道防線,嚴陣以待。
不過法軍直到3天后才懶洋洋地對布魯塞爾發起了一輪進攻,并在受阻之后便立刻撤退了。
之后的一段時間里,雙方就以布魯塞爾南郊為分界線,在七八公里寬的范圍展開軍隊,形成了對峙局面。
法軍每天都會朝守軍開一陣炮,有時騎兵也會遠遠地轉悠幾圈,令守軍緊張一番。
……
布魯塞爾前線。
近衛軍團營地。
約瑟夫看著地圖上布呂歇爾軍團的動向,不禁微微皺眉:“普魯士人似乎想要撤退?”
“我們也是這么認為的,殿下。”貝爾蒂埃點頭,“畢竟他們在列日的位置非常不利,如果我軍放棄布魯塞爾,轉而南下,就能與雷奧將軍對普魯士軍形成包夾之勢。”
約瑟夫立刻指向列日北側的默茲河,命令道:“讓勒費弗爾中校在這里阻攔普魯士人,必須將他們留在列日,但不要與其決戰。”
“是,殿下!”
待傳令兵離去,約瑟夫又略做思索,看向貝爾蒂埃:“您知道普魯士高層之中,最為激進的誰?”
后者想了想,道:“殿下,應該是莫倫道夫,還有德里森。”
約瑟夫點頭記下,讓參謀們商議阻截普魯士軍的詳細方案,自己則轉去軍官帳篷,給普魯士那邊的法國外交官員寫了封信。
布呂歇爾的軍隊也有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拖住南尼德蘭方面的奧地利軍。一旦普魯士人退走,雷恩勢必會跑來參與布魯塞爾這邊的對峙。那樣的話,瓦隆區的軍事存在就不止法軍一家了,這對約瑟夫后續的戰略將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將信交給信使之后,約瑟夫又取出之前給神羅皇帝約瑟夫二世那封寫了一半的信,開始繼續向下寫:
親愛的舅舅,您應該已經了解到了南尼德蘭這邊的局勢。
法國的勇士們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經過極為艱苦的戰斗之后,總算將叛軍擋在了布魯塞爾一帶。
您知道,包括漢諾威人和荷蘭人,在我軍面前聚集了3萬5千以上的敵軍,這對我們形成了極為巨大的壓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