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列一怔:“您的意思是?”
“至少得300個負責籌集物資的職位,才比較穩妥。”
福列會長雖是一臉蒙圈,但王太子愿意支付薪水,他自然沒什么意見:“啊,是,殿下,我馬上著手調整。”
約瑟夫自然不是薪水多了沒處發,而是這次考試錄用的人基本上就是他以后管理瓦隆的官僚體系的班底,300人都遠遠不夠。
他又看向一旁的弗洛特子爵,就是先前親自來給近衛軍團送情報加燕麥的那位“精法”:“另外還有30個職位,請您和其他幾名"協調員"商議一下,推薦一些有才能的人給我。”
弗洛特子爵目前是委員會在蒙斯的協調員,基本相當于副市長。作為瓦隆區貴族勢力的代表,他推舉出來的肯定都是在瓦隆區有影響力的人。
這就相當于法國與瓦隆本地人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以后就算奧地利不想放手瓦隆區,這些人首先就會反對。
“感謝您的信任!”弗洛特子爵忙撫胸行禮,激動道,“我一定竭盡所能為您遴選出最優秀的人才!”
“那就有勞您了。”約瑟夫微笑點頭,又接道,“哦,關于成立"瓦隆煤業聯合公司"的事情,也要請您多配合福列會長。”
“是,殿下。”
所謂瓦隆煤業聯合公司,就是由法儲行出資成立的一家公司,對瓦隆區的煤礦進行收購或控股。受戰爭的影響,近幾個月來煤礦的價格也經歷了斷崖式下跌,正是投資的最好時機。
不過這里不同于狹小的盧森堡,法儲行也無力買下所有的煤礦,于是約瑟夫便拉上法國和瓦隆區的投資人,一起參股這家公司。
當然,決策權必須要掌握在法儲行手里。作為最大的投資方,加上有軍用物資籌備委員會站臺,法儲行沒費什么力氣便被公推為“唯一否決權董事”。
用不了多久,瓦隆區足以比肩德國魯爾區的巨大煤炭儲量,就能成為法國工業革命的強有力支撐。
而等到煤業聯合公司從法國源源不斷地拿到訂單,獲利的瓦隆區投資者、銷售商以及工人也將會對法國產生更強的依賴。
……
英國外交大臣韋爾斯利侯爵并未如首相要求的那樣直奔巴黎,與法國就印度方面的利益進行勾兌,而是乘船準備經由阿姆斯特丹港,冒著戰火前往布魯塞爾。
他很清楚,自己手里的籌碼遠不夠與法國人交易印度,所以希望能在南尼德蘭前線找到點兒籌碼。
然而,他剛下船,就收到了卡爾二世向英國求援的消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