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們每次都能鴻運當頭,直接命中守軍的大炮,也得耗費9天時間。搞定曼加洛爾需要160天……
而這只是邁索爾西北部一個不大的省而已,后面的塞林伽巴丹和邁索爾城的面積更為廣闊,沒有兩三年時間,基本上不可能打穿邁索爾。
這就是約瑟夫為邁索爾量身定制的防守策略。
“帕”這種東西在人力資源比較珍貴,且建筑技術發達的歐洲幾乎沒有任何價值,投入一些錢修建棱堡才更劃算。但在可以免費征調大量農奴進行勞役的印度,“帕”卻顯得極為合適。
雖然不像費爾南說的“零成本”——施工確實沒什么費用,但大炮、火藥、屯糧以及運輸還是要花些錢的——一座“帕”只需提普蘇丹投入約400英鎊,也就是1萬里弗,其中很大一部分還由地方上的貴族分擔。對于邁索爾來說,幾乎可以無限修建。
同時這東西對建筑技能要求極低,太平洋小島上的原始部落都能搞定,成熟的封建制國家更是沒有問題。
最重要是的,放在其他地方,進攻方完全可以慢慢啃,早晚能把土木結構的“帕”給磨掉,但英國人勞師遠征,成本極高,拖上幾年時間會令他們賠到吐血。
而且,“邁索爾之虎”可不是等閑之輩,會枯坐著等英國人來打。
就在康沃利斯向第二座“帕”發起進攻之際,提普蘇丹已經率領1萬7千大軍攻入特拉凡科。
特拉凡科根本不是對手,只得慌忙向英國人求救。
康沃利斯那邊手忙腳亂地抽調了3千英軍加1萬多仆從軍,由皇家海軍運載著趕往特拉凡科。船剛離開港口三天,就傳來了特拉凡科王公向邁索爾投降的消息。
至此,邁索爾南部再無任何敵對勢力。
提普蘇丹則在拉法耶特的建議下,立刻率主力趕往東面的卡納提克——西北側的戰場由拉法耶特指揮2萬邁索爾軍隊,依托“帕”防御,根本不用他分心。
如果卡納提克被攻陷,整個印度半島的南部便全部落入邁索爾手中,英國的戰略局勢將會變得極為難看。
與此同時,法國駐邁索爾領事薩拉赫與邁索爾高官沙阿正悄然趕往海德拉巴。王太子殿下說過,印度人非常愛占便宜,同時毫無信用。
如果能用利益拉攏海德拉巴反水——他們幾十年前還曾和邁索爾聯手對付英國——那當然最好,就算做不到,也能讓英國付出更多成本用于穩住海德拉巴。
……
慕尼黑西郊。
塔列朗整了整衣衫,邁步走下馬車,又回身示意隨行的衛隊:“請一定看好那家伙。跟我來吧。”
3名士兵押著一個被綁成粽子的中年男子,跟在法國外交大臣身后,朝慕尼黑宮走去。
四周的樂聲響起。巴伐利亞大公卡爾·奧特多爾隔著儀仗隊站在宮門口,微笑著看向到訪的法國人。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