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勒里宮二樓。
約瑟夫看著桌上的北非地圖,表情顯得有些擔憂。
按照上周送來的情報,阿爾及爾和的黎波里都有大規模的軍隊調動,顯然英國人已經忍不住要對突尼斯動手了。
而印度那邊的消息是,邁索爾軍正在猛攻蒂魯吉拉帕利,那里是卡納提克最南部的邦。一旦邁索爾占領那里,便能直面英國在印度東南部唯一的補給點納格伯蒂納姆。
約瑟夫確信,只要納格伯蒂納姆有丟失的風險,英國人一定會重新回到談判桌上的這里是英國商隊從東亞返航時的重要港口。如果不在這里進行補給,英國商船就必須多繞數百海里去印度中部的馬德拉斯加淡水和食物,或者在本地治里付錢給法國買補給品。
所以,英國人一定會下血本,爭取在納格伯蒂納姆出問題之前,先在突尼斯制造混亂,用來當做籌碼交換印度的利益。
參謀部那邊已經調派了6千軍隊增援突尼斯,這已經是法國財政能承受的極限了。
說實話,如果突尼斯局勢出現大問題,那么約瑟夫就只能抽調近衛軍團前往北非收拾爛攤子,這勢必會影響到南尼德蘭的戰略部署。
真到了那一步,他就要考慮是否要接受英國人的條件,雙方各自罷手了。那也意味著,他在印度限制英國人的戰略失敗。
就在這時,埃芒敲門而入,將一份密報遞到了他面前:“殿下,突尼斯剛剛送來的。”
約瑟夫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拆開木筒,將里面的幾頁紙倒了出來。
當他看到報告是巴泰勒米路易約瑟夫舍雷爾將軍發來的時,不禁有些納悶通常來說,這應該是情報局的工作才對。
他忙細看正文,最前面提到摩洛哥人攪入了對突尼斯的圍攻,派出最精銳的黑色禁衛軍1萬4千多人,并讓阿爾及爾禁衛軍佯攻卡夫,將舍雷爾軍團主力誘至邁杰爾達河下游。
約瑟夫不禁皺眉,繼續向下看去,就見舍雷爾說,有兩支前來軍團報到的“志愿兵”隊伍頑強地堅守塔米賴,以不足2000人的隊伍擊退了摩洛哥1萬大軍,俘虜700多人,并繳獲了11門大炮
約瑟夫挑了挑眉,2千對1萬,大獲全勝還又是俘虜又是繳獲的,這是什么情況?
他翻到最后一頁,看到了具體的戰況匯報時,眼前頓時一亮。
維克多莫羅,米歇爾內伊?原來是兩位元帥大佬在指揮戰斗!
那取得1比5的戰績就不奇怪了。
約瑟夫暗自感嘆,法蘭西真是人才濟濟啊,拿皇手下所向披靡的元帥,如今還只是兩個小小的中尉,各自帶著不屬于自己指揮的士兵,竟然就意外瓦解了摩洛哥人的偷襲。
難怪這份情報是由舍雷爾報上來的,他這是前線取得了勝利,要搶在情報局之前向自己報捷啊。
當約瑟夫看到莫羅那隊貴族士兵自稱“天主的指引”騎兵團時,不禁搖頭失笑,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竟然還起這么中二的名字。
不過既然他們喜歡,那就按他們的意思來吧。
約瑟夫當即提起筆在報告末尾做了批示,正式授予那1千名貴族士兵“天主的指引皇家騎兵團”稱號。
同時莫羅破格晉升為少校,內伊晉升上尉。前者獲封的黎波里700頃土地,后者獲封500頃。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