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野心極大,而且權力欲非常強,在和莫羅結婚之后,借著他的名望,一直和外國勢力眉來眼去,并參與了保王黨的政變。
政變失敗后,她跑去投靠了俄國沙皇當時俄國已加入了反法聯盟并且跟著名的法國二五仔貝爾納多特勾結,聯手將莫羅忽悠去了俄國,成為了拿皇的敵人。
莫羅就是受了這女人的牽連,一直未能得到拿皇的充分信任,最終不得不流亡美國,錯過了很多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機會。
約瑟夫回憶著莫羅的生平,他好像是30多歲才結婚的。也就是說,自己有充足的時間來改變他和那個坑貨女人走到一起的命運。例如,提前為他介紹一門好親事
在安排好了宣傳戰斗英雄的事情,送走德尼科之后,約瑟夫便準備去凡爾賽宮排練戲劇答應老媽的事情,還是得兌現才行啊
他剛要出門,便見貝爾蒂埃急匆匆地趕來,向他行了一禮,而后將那份嘉獎莫羅、內伊等人的文件拿了出來:
“殿下,關于您對北非軍團的嘉獎,晉升、授勛之類的都沒有問題,只是這封地您似乎是把地名寫錯了?”
“寫錯了?”約瑟夫拿起自己簽署的文件看了看,“沒錯啊。”
貝爾蒂埃有些尷尬道:“殿下,可的黎波里并非法蘭西領土”
約瑟夫翻開舍雷爾匯報突尼斯局勢的那一頁推到他面前:
“的黎波里已多次侵略突尼斯東南部省份,劫掠了6個部族,超過20個村鎮。
“上個月底,本吉烏爾的2千軍隊占領了泰塔溫南部的雷馬達鎮,導致那里300多人死傷!據情報局的消息,他還在調集更多的軍隊,準備發起更大規模的襲擊。
“此外,的黎波里海盜也開始劫掠我國的商船,我們的聯合艦隊不得不趕赴加貝斯灣一帶護航。”
他看向貝爾蒂埃,語氣冰冷道:
“受到這樣挑釁,我們將會向的黎波里宣戰。而莫羅他們的封地,只需要自己去打下來就是了。”
在北非實力最強的摩洛哥禁衛軍偷襲失敗之后,突尼斯的形勢已基本明朗。
舍雷爾的主力將負責突尼斯西北的防御。
這支軍團雖是舊式軍隊,但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留1萬5千人加上突尼斯本地的5千軍隊,就足夠防備不到3萬人的摩洛哥和阿爾及爾聯軍了。尤其是在后者剛吃了敗仗,士氣低落的情況下。
而從舍雷爾軍團分出來的5千士兵,則跟著莫羅和內伊這股新生力量,前往東南方向對付的黎波里。
現在只等英國人中斷對阿爾及爾等國的支持,法國就能立刻對的黎波里發動反擊。
在這之后,約瑟夫甚至準備教訓一下阿爾及爾。
而英國人這次為了緩解印度局勢,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在北非的“小弟”挨揍。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