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笑了笑:“如果我沒猜錯,南尼德蘭和阿爾及爾方向的戰事在年底就會結束,我們能抽調超過6萬軍隊投入的黎波里。”
1789年10月25日。
巴黎。
雨下得非常大,不時還有幾道急促的閃電劃過,令整個天空都顯得陰沉沉的。
幾輛不起眼的黑色馬車停在凡爾賽宮廣場上。最前面一輛車的車門被人推開,有男仆縮著脖子下了車,將臺階擺在車門前,而后匆忙撐起了傘。
英國外交大臣韋爾斯利侯爵彎腰下車,朝凡爾賽宮大門方向望去,沒看到任何來迎接他的人,只有幾名衛兵在門口冷眼盯著這邊。
韋爾斯利的臉色比天上的烏云還要黑。就在今天清晨,他收到了印度總督康沃利斯的密信。
信上說,馬拉塔聯盟要求英國提供25萬英鎊的軍費,以及20門大炮和1萬5千支燧發槍,才能繼續出兵增援卡納提克。
而海得拉巴更是漫天要價,提出讓英國歸還孔達維杜地區,并在擊退邁索爾之后,得到卡納提克的內盧樓。
康沃利斯已經代東印度公司答應了馬拉塔的要求,至于海得拉巴那邊,他只能表示要等董事會做出決定,以盡量拖延時間。
韋爾斯利深吸了一口冰涼的空氣。他很不明白,海得拉巴在幾十年前曾與邁索爾結盟,此時突然掣肘還說得過去,馬拉塔可是早就投靠了英國,為何也會突然刁難?
他哪兒知道,法國駐邁索爾領事薩拉赫在幾個月前秘密接觸了馬拉塔。
薩拉赫記得王太子殿下說過,印度人凡事不占到便宜就會覺得自己吃了虧。于是他和邁索爾的代表沙阿向馬拉塔人漫天許諾,甚至說要將北卡納達分給馬拉塔,以及提供20萬英鎊的好處,來換取他們支持邁索爾。
馬拉塔人轉頭就以此為要價標準,向英國提了條件。
至于海得拉巴,更是在薩拉赫給的好處的基礎上,提高三成向英國要價。
韋爾斯利知道,東印度公司只能答應他們的要求沒有印度土邦協助,僅憑英國軍隊跋涉上萬海里去和邁索爾作戰,早晚會被耗死。
他咬了咬牙,邁步踏著地上的積水,帶領幾名外交官員朝凡爾賽宮大門走去。
不知是因為雨太大,還是仆人沒把傘打好,等韋爾斯利終于見到塔列朗那張令他火大的臉時,自己的半邊衣服都被雨淋透了,袖口處“噗噗”地滴落水珠,顯得異常狼狽。
注118世紀末的的黎波里還只有沿海的狹長地帶人口較多,向南的內陸部分幾乎荒無人煙。此外,班加西及更東面的地區目前也不屬于的黎波里。所以遠沒有21世紀時的利比亞那么大。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