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伊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小聲嘀咕著:“貴族都是這幅貪婪的嘴臉嗎?”
第二天中午,莫羅從最近的城鎮梅德“征用”了一大批物資,不過這些東西都和作戰無關,包括昂貴的衣物、首飾、工藝品、香料等。在他的強制命令下,幾乎將梅德整個搬空。
要不是他派士兵堵著市政廳,梅德的官員們早就跑去總督那兒告狀了。
總參謀部派來的老參謀嚇得不住地勸說莫羅趕緊將東西還回去,否則會上軍事法庭的。而內伊對搭檔的違規操作已經習以為常了,只是他這次反復向當地官員聲明,此事完全跟自己無關,都是一個名叫莫羅的軍官所為。
回到“天主的指引”騎兵團營地里,莫羅又號召貴族士兵們捐出身上所有財物,承諾在的黎波里的戰斗結束之后便立刻返還,并追加40%的利息。
在一番準備工作結束之后,一支由十七八輛馬車組成的豪華商隊離開了梅德,朝南面綠洲中的古達米斯部族趕去。
商隊大大咧咧地來到突尼斯最南面的雷馬達鎮附近,見天色已晚,便原地露營休息。
毫無意外,占領雷馬達鎮的奧斯曼騎兵很快便在巡邏時發現了這只“肥羊”,而后立刻返回鎮上報告。
幾小時后,近千名奧斯曼士兵蜂擁而來,迅速擊潰商隊的護衛,搶走了馬車。
為首的軍官聽著士兵匯報的劫掠所獲,頓時狂喜——粗略估算,這批貨物的價值接近十萬里亞爾!
很快,他又從擒獲的商人口中得知,這只是某個意大利商隊的頭一批貨物,后面還有近7倍的貨物將在半個月后運抵泰塔溫港。
不過貨物價值高,護衛的數量也更多。據那商人說,意大利商隊雇傭了法國正規軍護送,人數可能有一個團還多,也就是近2千人。
那軍官立刻將劫掠所得運回鎮上,并派人把消息送回了的黎波里城。
的黎波里白色的王宮里,本吉烏爾聽說竟然有價值高達70萬里亞爾的貨物將在泰塔溫登陸,頓時兩眼放光。
70萬里亞爾,那就是1千5百多萬里弗!這對任何一個軍閥來說,都是一筆不可能不心動的巨款。
尤其是在英國人之前答應的10萬英鎊的“好處”只付了一小半,就突然沒了下文后,這簡直要了他的命。
他手里的軍隊可是從伊斯坦布爾派來的,如果不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利益,他們是不介意換一個自己人來當黎波里帕夏的——這在奧斯曼禁衛軍中是有傳統的,他們甚至多次出手換了奧斯曼蘇丹。
在短暫的猶豫之后,本吉烏爾便做出決定,自己親率6千士兵,加上雷馬達鎮的2千人,前往泰塔溫港搶劫。
他不久前得到消息,眼下法軍主力正在400多英里外的安納巴和阿爾及爾人作戰,也就是說,泰塔溫這邊只有這不到2千人的部隊。
而泰塔溫港距離的黎波里城也就70多英里的樣子,走快點一周就能趕到。
自己率8千大軍前去突襲,應該是穩操勝券的。
等到搶了這70萬里亞爾的貨物,便拿出其中一部分賄賂伊斯坦布爾的高層,自己帶著剩下的退守的黎波里城。日后萬一情況不對,就將守城任務丟給部下,自己則逃回伊斯坦布爾享福。
四日后。
本吉烏爾回望身后的荒原,心中壓抑不住地興奮。這里已經是突尼斯境內了,他的偵察騎兵回報,一直到梅德都沒有發現任何軍隊的蹤影。
而的黎波里海軍的消息,不久前確實有一支龐大的商隊從熱那亞出發,向南駛來。
對于船隊這一點,莫羅甚至都懶得作假——地中海貿易繁榮,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商船來往于意大利和北非之間,本吉烏爾自然會“認領”其中某個船隊當做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