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普軍“鑿”出缺口之后,近衛軍團就能發揮迂回穿插的優勢,突入利格尼茨后方,調動普魯士軍前來阻截。
而這個時候奧地利主力就能選擇敵軍主力調離的地段,集中兵力發起突襲,啃下那些火炮陣地。
至于瑙恩多夫所擔心的“普魯士人會率先攻出來”,不說普魯士那邊的情報收集會有一個延遲,就算他們真的主動進攻,對于奧地利來說其實也是好事。
如果普魯士軍離開他們的大炮防線,法奧聯軍就有機會打擊其有生力量。甚至可以采用“圍點打援”的方式,將更多的普魯士軍吸引出來。
約瑟夫對于近衛軍團打接觸戰的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只要兵力差距不是太大,近衛軍團都能迅速擊潰普魯士任何一支部隊。
當然,這個作戰計劃在奧地利軍方看來,卻太過于冒險了。畢竟像拉西這種老派軍官的思維還停留在七年戰爭那會兒,對于近兩年在北非或者南尼德蘭的戰役根本沒有細致研究過,所以肯定會得出不能收攏防線的結論。而且他原本就比較擅長打防守戰,目前這種局面才是他最喜歡的。
三天后。
奧地利西里西亞方面軍指揮部里,約瑟夫無奈地看著總參謀部的軍官們:
“所以,現在大家有什么建議嗎?”
就在剛才結束的法奧軍事會議上,拉西元帥完全否定了約瑟夫提出的作戰方案,而且態度非常堅決。
勒費弗爾搖頭道:“奧地利人竟然要集中十萬軍隊,強攻卡爾帕奇。”
“除非普魯士那邊遲鈍到對數萬人的調動視而不見,否則這樣的進攻只會增加無謂的傷亡。”
有人提議:“或者我們可以讓維也納方面向拉西施壓?”
貝爾蒂埃嘆了口氣:“這恐怕不容易做到。拉西元帥在奧地利軍方的威望非常高,除非約瑟夫二世陛下當面下令,否則其他人很難指揮得動他。”
眾人都沉默了。約瑟夫二世目前的狀態,每天只有一兩個小時清醒,已經完全無法說話了。
“您剛才提到威望?”約瑟夫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貝爾蒂埃,“我倒是想起一名在奧軍中極有威望的將軍。”
“您是說雷奧將軍?”
“沒錯。”
約瑟夫點頭,思忖道:
“必須打破目前的僵局才行。而雷奧將軍是唯一能不受拉西元帥影響的奧地利軍官。”
開玩笑,雷奧將軍那可是力挽狂瀾收復南尼德蘭,率軍攻入布魯塞爾,將范德諾特趕到了荷蘭的英雄人物。
當然,這其實都是約瑟夫刻意“造星”的結果,但不明內情的奧地利人卻已經將他奉為了“南尼德蘭的長矛”。
“可是,殿下,雷奧的指揮能力……”勒費弗爾作為和雷奧合作多次的“老戰友”,對他的底細再清楚不過,“老實說,恐怕很難承擔什么重任。”
約瑟夫點了點頭,又看向了桌子上的地圖:“不過,有時候打不過敵人的將軍,也有他的可取之處。
“只要他還是奧地利的"南尼德蘭長矛",我想,他就能攪動西里西亞的僵局。”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