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線列對戰的年代里,只要士兵能站得住,仗就有得打。
雙方很快陷入了對射局面——數萬名士兵在超過3公里長的戰線上,排著緊密的隊形,站得筆直,機械地不斷裝彈、射擊。
殺死對面的士兵,或者被對面的槍彈擊倒。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排隊槍斃”。
雙方相互射擊了七八輪之后,人數占優的普魯士軍卻先撐不住了,開始有人縮頭縮腦地向后退去。
這個時候的普魯士軍隊早已不是腓特烈大帝麾下的虎狼之師了,論起單兵素質,甚至還要輸奧地利幾分。
第一撥的普魯士步兵陸續退了回去,奧地利陣地上頓時發出興奮地歡呼聲。
不過,拉西元帥根本不敢讓士兵追擊,因為他知道,普魯士人擁有巨大的兵力優勢。
果然,布倫瑞克公爵很快便命令第二道步兵線列發起了進攻,根本不給奧地利人喘息的機會。
拉西元帥這邊則讓幾個散兵營不惜代價地騷擾普魯士軍的左翼,配合僅剩的三門大炮,才勉強保住了防線。
雙方就這樣一直僵持到天黑,各自退回了營地。
不過,奧地利經過這大半天的廝殺,已經傷亡慘重,尤其是精銳的散兵營,消耗極其嚴重。
拉西在視察了傷兵的情況之后,已經開始著手安排在西面布置第二道防線的事了。
次日一早,布倫瑞克公爵便毫不客氣的發起了猛攻。
在超過5萬普魯士大軍的輪番攻擊之下,奧地利軍堅持到下午兩點左右,終于被普魯士一隊驃騎兵找到空隙,切入了他們的步兵線列左翼。
隨著騎兵對側翼的不斷騷擾,奧地利防線頓時崩潰了。
布倫瑞克公爵非常果斷地命令騎兵從兩側對奧地利軍團形成向內的擠壓態勢,同時派大量步兵在南北兩側布置防線,阻擊奧地利的援軍。
拉西元帥則是拼命指揮士兵撤退,但仍是在一天后被普魯士騎兵堵在了距離前線15公里外的一片洼地里。
好在他本人在敵軍合攏之前,溜出了包圍圈。但當他看著地圖上,己方防線那巨大的缺口,心中已經涼了一大半。
眼下,最好的情況就是能拖住普魯士人,等待自己的部隊從拉蒂博爾撤回來,再嘗試穩住戰線。
不過經過這一次慘敗,想要收復西里西亞幾乎已經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被圍的那1萬多士兵,他已經不抱什么希望了。
然而,就在他坐在馬上,用望遠鏡看向那些被包圍的士兵時,卻突然瞪大了眼睛——
在極遠的地方,有一支騎兵隊伍正以極快的速度向普魯士人的側翼沖去,而那些人好像穿著白色的軍服。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