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連長說他不知道被圍的事情,他們和德里森軍團打了一仗,然后就來這兒了。”
拉西:“???”
……
在奧地利防線的西側,也就是奧地利控制的那一側,大量普魯士士兵正從防線的缺口處如潮水般涌入,同時還有兩支部隊朝南北方向進攻,以擴大缺口。
距離奧地利防線不遠處,近衛軍團的游騎兵飛奔而來,向指揮所的軍官高聲道:
“報告,普魯士的步兵已經抵達沃芬斯特鎮,前鋒有1萬1千人左右。敵軍主力數量還在統計,但應該超過3萬。”
貝爾蒂埃聞言點了點頭,對身旁的參謀道:
“敵人已經足夠深入了,命令按原計劃發起進攻。”
沃芬斯特鎮在奧地利控制區腹地,距離普、奧對峙的防線超過6公里。
“是,將軍!”
因為此戰是以少打多,風險非常大,所以總參謀部的軍官們一致請求王太子殿下留在距離戰場較遠的地方,所以此戰是由貝爾蒂埃進行指揮。不過之前約瑟夫已經和參謀們做了詳細的部署,基本上誰指揮都差不多。
很快,代表軍團出擊的悠揚號聲響起,貝爾蒂埃又看向旁邊的助手:“凱勒曼將軍到什么地方了?”
“昨天晚上的消息,已經過了布爾河下游。”
按照約瑟夫的計劃,凱勒曼的3萬法軍從一開始就不是沖著增援雷奧去的。他們到了拉蒂博爾,只是象征性地開了幾槍,等收到王太子的命令,就立刻趕回利格尼茨前線。不過,以這支舊式軍隊的行軍速度,恐怕還得3天才能抵達。
貝爾蒂埃又吩咐道:“去和拉西元帥取得聯系,讓他盡可能配合我們,對進入防線西側的敵軍實施反擊。”
“是,將軍!”
奧地利防線缺口處,薩克森軍指揮官莫里斯將軍正滿臉郁悶之色舉著望遠鏡。
普魯士人正追在奧地利潰兵后面撈戰功,而自己卻要在這兒啃奧地利人的防線。
雖然奧軍已經士氣渙散,但防線上還是有不少重炮的,這絕對不是個好差事。
當他看到己方的散兵營沖上了一處高地,拿下了那里的奧軍炮兵陣地,還沒來得及高興,便見那矮山的后面兀然出現了一道整齊的步兵線列。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